安徽东至:重建杨墩排涝站,以河湖安澜保百姓安康
重建的排涝站。丁满莲供图
“盼望已久的新排涝站终于建成了,群众再也不用受制于汛期内涝、堤坝破圩以及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了……”12月14日,在池州市长江大堤东至段杨墩排涝站拆除重建项目现场,大渡口镇原水利站站长高锦国望着即将竣工的工程欣慰地感慨。
杨墩排涝站位于长江大堤东至县大渡口段,始建于1960年,1996年因溃破重建。该站承担了大渡口镇西北杨墩片高排片区排涝任务,保护耕地面积16万余亩,是大渡口镇区域治涝减灾的关键设施。
在1998年、2016年、2020年汛期中,特大江洪曾导致该站前池发生翻砂鼓水等严重险情,存在重大防洪安全隐患。为确保泵站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池州市水利局批复实施东至县杨墩排涝站拆除重建工程,并于10月动工建设。2022年初,该县政府工作报告将工程确定为今年致力办好的9件实事之一。
“目前已完成穿堤箱涵、泵房、前池等主体构筑物施工,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及厂区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施工,月底前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广丰圩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工程建设管理处负责人祝胜华介绍,排涝站兼具自排和灌溉功能,“今年6月底,面对特大旱灾,我们迅速开闸,历时136天的长江提水和引水灌溉,确保了圩内近8万亩农田的供水需求。”
“真心感谢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及时重建排涝站,否则我这600多亩水稻就会因旱灾而绝收!”新丰村种粮大户许本华激动地说,自2014年承包土地以来,他饱受2016年和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2019年和今年罕见的旱灾之苦,“如今,我们大户可以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基础防渗处理是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也是该工程的难点和亮点之一。“从控制闸、前池、泵站、汇水箱到穿堤涵箱,整个地下都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施工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中防渗墙造孔最深超过60米,成墙深58米。”祝胜华介绍,单这一项就投入2000多万元,将极大提升基础防渗效果。
“质量没话说的,我一直在这做工,材质、技术、监管这些我都看在眼里。”67岁的秦文举家住杨墩排涝站附近,他开心地说:“以后发再大的水,老百姓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据悉,该工程总投资9051.17万元,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的排涝标准设计建设,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工程设计装机容量由原来985千瓦增加到1775千瓦,排涝流量从每秒13.75立方米提高到每秒18立方米。(丁满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