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灵璧:“疤点”变靓点 市民停车告别“绕圈圈”

“没想到反差这么大,这里竟成了颜值在线、设施过硬的便民停车场。”最近,家住宿州市灵璧县阳光小区的居民胡先生少了一项烦恼:下班停车不再“绕圈圈”,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停车位。
胡先生口中的便民停车场位于阳光小区东侧,原本是周边居民避之不及的一片荒地,常年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成为城市的视觉“疤点”。一个月前,这里摇身一变,“疤点”化为靓点,成为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便民停车场,迄今已有上万车次停车光顾。
阳光便民停车场入口。人民网 吕欢欢摄
从古汴路驾车自西向东前行来到该停车场内,只见沥青道路宽阔、环境整洁,入口处的20个车位已规范有序地停满了车辆。但大家不用焦急,径直前行后向右继续行驶,豁然开朗处便又是便民停车场,空间更大、车位更多,还余有160个空闲车位可以选择。
不仅如此,紧邻停车场边还利用废弃荒地建设了7000平方米的草坪,安装了健身器材,不仅方便了停车,还可以健身娱乐,显得活力十足、吸睛夺目。
紧邻阳光便民停车场,是一处7000平方米的休闲草坪。人民网 吕欢欢摄
阳光便民停车场华丽变身的故事,是灵璧县利用“金角银边”破解老百姓停车难题的缩影。今年以来,将“疤点”化为靓点是灵璧县创文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统筹推进空间塑造、生态修复、绿化提升,布建更多市政休闲的便民配套资源,塑造可亲近、有温度、有活力的乐土,灵璧县有的放矢作了探索。
然而,灵璧县政府各部门深知,华丽变身绝非一蹴而就,是将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金边银角”、各个角落。特别是在此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灵璧县通过走基层、惠民生工作,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加强老城区、居民小区等区域停车设施建设。
灵璧县灵城北关小学便民停车场。单乃刚摄
如今在灵璧县,除了阳光便民停车场,还有虹川社区游园停车场、北关小学便民停车场、滨河社区便民停车场等,均是综合利用拆后闲置地、边角地等“金角银边”闲置资源,见缝插针打造便民停车场,盘活既有设施资源。
数据验证成绩。今年以来,灵璧县城管局共新建便民停车场18个,规划停车位1894个。同时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添加绿化、绿地、游园、机动车、非机动车、充电桩等元素,新建6座停车场。
截至目前,灵璧县新增车位7921个,完成今年市级下达建设6000个停车位目标任务的132.02%;新增公共车位6190个,完成今年市级下达1000个停车位目标任务的619%。目前,已提前完成市县全年目标任务,位居全市前列。
小车位,大民生。接下来,灵璧县进一步推深做实民生实事项目,紧紧围绕便民停车行动,融入智慧停车项目,提高区域内路网通行能力和交通管理秩序,促进“人车路”和谐发展,市民停车也将逐渐告别“绕圈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