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本良:瓦斯治理降“虎”人

2021年06月16日10:28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瓦斯如猛虎,瓦斯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难题之一。而在淮河能源集团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有这样一位降“虎”人。他勤学善思,深入煤矿生产一线磨炼本领;他醉心科研,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攻坚克难;他不忘初心,全力以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他就是陈本良,现任工程院工程中心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研制所所长。工作10年来,他坚持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一项项科研任务中攻关克难,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收获累累硕果。前不久,他获得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第一届“十佳青年”荣誉称号。

勤学苦练,深入一线解难题

2011年夏天,研究生毕业的陈本良来到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随后的半年时间,他系统地学习了淮南煤矿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对瓦斯防治进行更深加入的了解。

“在求学阶段,我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我很清楚,做瓦斯工作是为了解决现场问题,为矿井服务,只顾着埋头干是发现不了现场新问题的。只有扎根一线,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自己的瓦斯治理技术迈上新的台阶。”谈起工作,陈本良告诉笔者。

陈本良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科研态度。2012年,他主动申请调入驻外技术服务项目部,通过加强对瓦斯灾害和工程现场的直观认识,更深入地了解瓦斯防治难题。在此期间,他与同事一起,为所服务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展瓦斯治理技术服务。合作矿井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超限次数降低80%以上,其中一对矿井还被评为“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陈本良喜欢结合现场实际,把理论带到现场,在现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办公室里经常摆放着很多他在下班后用于研究的实验设备。”工程院深部实验室深井动力灾害控制研究所所长任波说。

现场学习是进行后续瓦斯治理工作的基石。在驻外技术服务期间,陈本良为了摸清煤与瓦斯突出前兆信息和突出预兆,哪里突出危险性大,他就往哪里跑。“我记得在一次煤巷掘进考察时,发生了瓦斯动力现象,当时的高压气流直接把我‘拍’趴下了,大脑一片空白。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双腿像灌铅了一样’的真实感受。”陈本良回忆道。但这些困难险阻不仅没能阻止他继续下去的决心,还坚定了他脚踏实地进行现场调研的信念。他坚持深入一线,收集大量资料,在提高自身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深刻认识的同时,为服务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准确详细的指导。

2017年,陈本良被评为“课题长”,开始主持煤炭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热心肠的他将自己掌握的瓦斯治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委托矿的工程技术人员,得到了合作企业领导和职工的高度评价,负责项目的研究成果也被载入纪录片。他还多次应邀到矿上作专题报告,为提高矿井防突水平和现场管理能力贡献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投身科研做攻关

“我大学时期学的是安全工程专业,对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把所学知识全部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陈本良说。作为企业青年科研人员,陈本良长期坚守在研究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和技术服务一线,理论扎实、业务精通、现场经验丰富都已渐渐成为他身上的标签。

得益于自身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年来,陈本良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编写出版国家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煤与瓦斯共采》1部。在《煤与瓦斯共采》国家级教材编写的2年时间里,他曾连续熬夜一个星期。虽然熬夜加班是常态,但是陈本良收集了丰富的技术资料,浏览了数千篇参考文献,专心致志地进行编写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多年实践,为陈本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使他在科研攻关上更加得心应手。从基层回到实验室后,陈本良对待科研工作态度严谨,吃苦耐劳。”工程院工程中心瓦斯治理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所主管毕波说。

在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编制期间,陈本良远赴山西、重庆等大型煤层气开发企业现场调研,收集了全国18个煤炭生产省份和31个瓦斯抽采利用重点矿区的资料。这些资料堆在一起,足有半人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本良以勤奋好学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在近几年获得多项科研成果,比如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专利三等奖1项等等。同时,他还申报获批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申请和授权专利9项,先后主持承担煤炭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5项,为合作企业解决煤矿瓦斯防治难题。

作为一名降“虎”人,陈本良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煤矿安全技术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我们只有把自己全心全意地奉献给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陈本良说道。(汪瑞 王雪松)

(责编:黄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