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36年,从小生活在苏州河畔,上世纪50年代从学校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到了合肥,这一待就将近70年。2018年我的老伴去了,生态葬在大蜀山文化陵园。”85岁的陈老太太握着手中的鲜花,动情说道。
清明寄哀思,合肥各处,鲜花绿植成为祭祀的标配。在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城市管理部联合辖区文明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社区开展了“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活动。
合肥市民积极响应鲜花祭祀。袁芳摄
活动现场,包公街道党支部及城市管理部的党员志愿者、省地调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给过往居民发放《文明清明倡议书》,号召辖区居民争当“绿色先锋”——摒弃陈旧焚烧纸钱传统文明祭祀;免费给居民赠送鲜花——鼓励居民鲜花祭祀、植绿扫墓;给居民科普网上祭祀——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形式寄托哀思,追忆先人。
文明祭祀,蔚然成风。参照往年祭扫人数,预计今年合肥主城区祭扫人数将会达到90余万人次。合肥民政部门呼吁,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殡葬服务场所疫情防控规定,建议家庭派代表祭扫,人员在5人以内。主动配合做好测体温、查验码、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全程佩戴口罩,要减少在祭扫场所停留时间,做到有序进出。
合肥交警部门将对通往小蜀山陵园、大蜀山烈士陵园等人流量较大的祭祀场所加强指挥疏导,严管通行秩序,全力缓解拥堵;在市区通往陵园的公交线路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组织警力开展反扒和交通整治等行动,严查严打扒窃犯罪、交通违法等行为。
合肥市民积极响应鲜花祭祀。袁芳摄
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合肥市城管部门呼吁,清明期间严禁占用城市道路、桥梁、地下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兜售、摆卖祭祀用品。严禁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桥梁、居民小区、河道周边以及环城景区、各类公共绿地和公共场所等范围内随意焚烧冥纸。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纪念、网上祭奠等文明、环保、低碳、安全的现代祭扫方式缅怀逝者,尽可能减少人员扎堆聚集,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市民朋友可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缅怀先人,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传承精神上来,共同推动文明祭扫风气的形成。(杨赛君 袁芳)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