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实施“五百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12月23日16:0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绩溪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百工程”,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实效。

实施“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工程”。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向优质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型,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家朋乡万莲水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称号,成功创建“十大皖药”菊花、黄精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在安徽省率先实现冷链仓储配送服务乡镇全覆盖,该县特色农产品全部入驻天猫平台。

实施百个景区村庄创建工程。健全完善配套功能、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由建设型向经营型提升,全力打造百个特色彰显、宜居宜游景区村庄。绩溪县所有建制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累计投资3800万元实施48个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1个村为5A级景区、7个村达到3A级景区标准。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PPP项目,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改厕实现“应改尽改”。在该县81个村(社区)建成“生态美超市”“爱心超市”。设立800万元旅游营销专项资金,连续举办八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着力打响“养生福地、美食天堂、徽州之源、自在绩溪”品牌。

实施家风家训引领工程。立足徽文化核心区优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发挥家风家训的教育教化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乡风文明,打造百个民风更加淳朴、乡风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的家风家训引领示范村。开展家风家训“出祠堂”“挂厅堂”“进学堂”“入心堂”活动,通过“立、议、写、晒、说、学、推”七字诀,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教育受启发,不断提升家风家训传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内驱力量和引领作用。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该县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比例达81%。实施农村“新风堂”三年全覆盖计划,深入宣传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活动,举办红白宴席500余桌,为群众节约资金20余万元,逐步改变农村大操大办的不良社会风气。

实施百村善治示范工程。印发《绩溪县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实施办法(试行)》,实现75个行政村善治示范工程建设全覆盖,不断向自然村拓展延伸。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农村“头雁工程”和“一抓双促”工程,开展“百名党建指导员下百村”行动和农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建成了一批“三治公园”“三治广场”“三治长廊”“三治巷”等阵地,完成42个村(居)“百姓说事点”建设,不断将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治”广场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点、法律服务传播点、社情民意收集点等1+N服务驿站。

实施百名能人带动增收工程。大力引进双创人才,实施“徽商回归”工程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连续3年累计评选出100名致富带头人,87人入选宣城“四带”(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头为民服务)乡土人才,农村实用入库人才达1095名。深入开展“一抓六动三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住宅)盘活利用示范试点工作,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发展乡村产业、盘活闲置资产资源等途径,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民财产性收入。2020年前三季度,绩溪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4元,同比增长6.3%,高于宣城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顾维林)

(责编:范晓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