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多措并举兜牢民生保障

2020年12月09日09:13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为全面提高民生工程服务保障能力,合肥市蜀山区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救助机制、提升保障水平,坚持把“保基本民生”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建立“一街一体一站”新格局,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准严格落实政策保障。蜀山区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特别是主要成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进行分类施保,全面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审核。低保保障标准从2020年7月1日开始由原标准户月人均639元提高到户月人均686元。严格落实城乡特困、临时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孤儿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截至11月底,城乡低保累计发放54218人次,补助资金3316.89万元;城乡特困668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957.72万,其中物价补贴61.12万元;临时救助682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61.8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6329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77.97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1681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25.67万元;社会散居孤儿41名,发放补助资金47.74万元。

创新慈善助力民生新途径。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以蜀山慈善综合体为平台,稳步建立“政府救助+社会力量救助+慈善救助”社会救助模式。今年8月,蜀山区民政局在全区12个镇街开发区完成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一街一体”全覆盖。该区405家爱心单位、团体,招募志愿者13826名,组织志愿者帮扶困难群众8250人次。

推行民生救助品牌服务项目。以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为依托,围绕“温馨家访、温情陪伴、暖心行动、携手同行”四大行动,开展“蜀你有爱 筑爱南七”“乐善筑爱 暖心琥珀”“纾难解困增福祉·大美小庙筑民生”等社会救助品牌项目,涉及家庭访视、精神慰藉、居家照顾、服务关怀等31类。引导各镇街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困难群体纾难解困民生服务。

成立首个社会救助服务站。蜀山区成立首个社会救助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进社会组织负责具体运营,主要面向民生救助对象及困难边缘群体提供“政策引导、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生活帮扶、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服务。有效链接医疗、理发、教育、心理咨询等各类服务资源78次,开展低保救助服务对象、低收入家庭服务对象个案服务、小组团队服务40余次。(王英 王勤 陈迎东)

(责编:欧恺、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