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一个军嫂的防汛故事

2020年07月24日15:0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0年,从肆虐的疫情到肆虐的洪水,包公街道航运南村社区全体人员一次次全力以赴,共上战场。连日来的暴雨侵袭,航运南村社区同时面临南淝河的防洪和城市内涝的防汛,他们再次舍小家为大家,穿上雨衣再出发,发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精神,带头吹响防汛“冲锋号”。身为军嫂的赵惠敏正是其中的一位领队者。

挨家挨户劝说转移

7月18日凌晨,在接到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后,赵惠敏迅速将女儿叫醒,驱车送往学校,女儿知道父亲在部队,母亲在抗洪一线,懂事的她只是叮嘱了妈妈一句:“妈妈千万要注意安全,不用担心我。”早上六点,赵惠敏就赶到了社区。航运南村社区辖区内全是老旧小区,地势低洼,一场暴雨猝不及防,很多居民小区水位已经到达小腿位置。她立刻带队一组,朝着内涝最严重的自来水宿舍奔去。

“雨势过大,水位涨上来了,赶快撤离!”工作人员们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大部分居民听到通知后,开始陆续撤离。12时许,“糟糕,1楼还有个老人!”赵惠敏发现,自来水宿舍居民楼三栋二楼楼梯口,80多岁的马敦吉和儿子被困家中还未撤离。“站在那儿不要乱跑!”她一边喊话,一边艰难地向老人家中蹚水而去。

“水太深了,有一个社区大姐一不小心摔倒在水中,小腿处划破个口子,看得我双手冒汗。”经过一番收拾,在赵惠敏和消防员的协助下,被困的老人达到安全地带。

“如果不是社区,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马敦吉说,他们在家睡觉,起床后才发现洪水已将楼道淹没。在大家的努力下,先后疏散出30余名被困居民。

水中突发抽筋,剧痛难忍

7月19日上午,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个身影踏入积水中,大步向前。突然,赵惠敏感到小腿到脚趾剧烈疼痛,“我当时的脚趾都不能动,抽筋抽得厉害,疼得很。”随后在社区同事的搀扶下坐下来,使劲向内搬脚才有所缓解。但没走两步,又是一个趔趄,这次她没有稳住自己,跌进水里,好在消防官兵架着她,进行紧急救护,她表情有些痛苦地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脚面发炎,肿的像个馒头

21日天色见亮,赵惠敏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脚因为在积水中划破的伤口,再加上连日来在脏水中浸泡,已经发炎流脓,脚面肿的像个馒头,拖鞋都已经挂不住。同事立马送她去医院,医生看了她的伤势,立马要求住院,同事要陪护,她却婉言拒绝:“不用,大家照顾好自己,我没事,在脏水里一定要注意!”但提到女儿的接送问题,一向坚强的她却哭了:“我是个不尽职的妈妈,孩子还有不到一年就要高考了,我却不能陪在她身边!”好在家人都很支持,家是她最后的港湾,理解是她前行的动力,她是我们眼中的英雄。

“疫考”过关,“汛考”加试,“考卷”难度更大,肩上压力更重。赵惠敏用一名基层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以身作则、奋战在先,用实际行动答好汛情这道“加试题”。(文/刘淼 图/许瑶 )

(责编:黄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