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小康看安徽”系列报道

安徽宿州:扶贫善治 小康可期

2020年04月29日07:20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美丽之城。秦凤森摄 

人民网宿州4月29日电 (杨赛君 周坤 )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几千年来,中国人盼小康、奔小康的梦想从未停止。

在安徽省宿州市,广袤的皖北平原处处充满春的希望,摘穷帽拔穷根的美好愿景正梦想照进现实。

2013年底,宿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27万人,贫困村359个,约占安徽省贫困人口总量和贫困村总数的12%。经过几年的持续奋斗,贫困人口降至1.27万人,3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荣获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李娟和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扶贫干部曾翙翔等一批先进典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宿州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描绘恢弘壮阔的脱贫画卷。

生态之城宿州。周杞摄

组织创新 精准滴灌打通脱贫攻坚的“神经末梢”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当前,正在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冲击,宿州市从机构、组织、人才、管理等方面创新,持续激活扶贫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使扶贫干部这支主力军团结一心,以不懈冲锋的姿态持之以恒地奋斗在脱贫一线。

2018年8月18日,第18号台风“温比亚”肆虐宿州大地,29岁的埇桥区路湖村驻村扶贫专干曾翙翔,在狂风暴雨中组织受灾群众转移,为排除安全隐患不幸牺牲,以生命诠释忠诚,以行动书写担当,被追授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在宿州,有许多像曾翙翔一样的优秀扶贫干部,他们勇挑重担、默默耕耘,将真心爱心诚心信心付于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在千年历史的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宿州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一书记侯立芬全心扑入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身穿黄色军大衣,骑着电动车奔波在田间村头,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大衣哥”;在萧县青龙镇路口村,宿州市城管局选派的第一书记邱宏瀛,为群众脱贫日夜操劳,黑发染霜,厚厚的扶贫日记,记录着扶贫人的心血和汗水,日记里的许多贫困户已纷纷翻身奔小康;在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宿州市委宣传部选派的第一书记戴安君,驻村那年父母年迈,孩子高考,而他义无反顾,克服诸多困难,永远斗志昂扬,短短几年,努力让姚山村面貌一新;在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安徽省科技厅选派的第一书记甘德民患有严重的滑膜炎,他白天走村入户,晚上自己在寝室熬中药;中国电科38所选派的第一书记赵永红,把高科技种植带到村中,让老百姓开阔了眼界,燃起了斗志……

他们只是宿州扶贫战场上的生动缩影。2017年5月,在原有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基础上,宿州向全市219个未出列贫困村分别派驻由县处级干部担任队长的3人扶贫工作队。同年9月,又为全市873个非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实现村级选派帮扶力量全覆盖。一大批优秀的扶贫干部来到农村,扎根基层。

长期以来,皖北农村行政村面积过大、自然村众多,为解决自然村帮扶力量不足的问题,宿州市率先为全市有扶贫开发任务的9337个自然村各配备一名扶贫小组长,用村里人办村里事,对全体贫困人口开展“网格化”管理帮扶,有效打通脱贫攻坚的“神经末梢”,推动扶贫措施落地更精准,贫困群众彻底拔“穷根”。

赵善乐是泗县屏山镇老山村一名90后扶贫小组长,大学毕业在外打工几年后回乡创业。他的勤劳能干、忠实可靠,引起村支部书记赵光铃的注意,“咱们村里缺他这样的人才呀,大学生、懂电脑,还是个年轻党员。”于是,在赵光铃的邀请下,赵善乐心怀利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帮助父老乡亲脱贫的理想,踏上扶贫之路。

37岁的马飞是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的扶贫小组长,几年前他返乡创业,在镇上经营一家农资店,被选为扶贫小组长后,马飞利用自己了解种植技术的优势,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种植难题。经过扶贫工作的锻炼,去年底,他已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还被推选为村干部后备人选。

目前,全市有343名扶贫小组长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883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了帮扶力量本土化、长效化,打造了一支支“不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宿州市灵璧县农户养殖的大白鹅。周坤摄

产业兴旺 “造血式”扶贫让群众端上“金饭碗”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兴旺才能让扶贫户走上“造血式”脱贫道路。宿州市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点发力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增收致富的“饭碗”。

眼下正是山芋育苗的好时节,走进占地近50亩的泗县泗城镇甘平薯业良繁基地,连片温室大棚内,工人正在劳作,翻土、打垄、放薯、浇水……一片生机勃勃景象。据介绍,该基地选育的山芋主要分为淀粉型和食用型两大类,涵盖十多个品种,年产山芋苗1000万棵,市场前景良好,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我们家几亩地都被合作社流转了,一亩地一年1000块钱。现在都在合作社打工,一天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日子好过多了!”在山芋种储藏库房里,71岁的关庙村贫困户曹素兰说。

在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满目苍绿,中药材长势喜人。三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组成的“千亩中药材特色种植扶贫基地”已连续三年种植白术、白芷等中药材800余亩,每年带动20余户贫困户和群众参与种植,户均增收一万元以上;200余户群众围绕产业基地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内务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分股金”、特色种植“增现金”的“四金收入”。

在萧县青龙镇路口村,辣椒制种产业曾是当地重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多种复杂因素影响,镇村产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反复琢磨,决定转变发展思路,聚焦现代农业,成立村产业发展责任有限公司,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构建“公司服务、贫困户参与、园区带动”的市场化扶贫格局,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埇桥区符离村,当地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贫之路,建设山核桃、泓森槐、苗木花卉等特色基地,通过土地租赁、大棚承包、务农零工等方式,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萧县葡萄”是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018年,中国电科38所、萧县科技局联合窦庄村共同确立了“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县科技局引进中国电科38所高科技技术,利用萧县窦庄村葡萄种植特色产业基础,建设了窦庄智慧农业(葡萄)示范基地,让土地充满“科技范儿”。

“砀山梨,皮儿薄,掉到地上找不着,就是说梨果掉在地上就变成一滩水了……”2020年3月29日,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走进淘宝直播间,向广大网友推介砀山酥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道路交通和物流运输不畅,对砀山酥梨销售造成影响。砀山县多渠道对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等20多家全国较大的电商平台,积极代销砀山酥梨,并采取“电商企业+存梨乡镇”模式,组织全县十几家较大的电商企业“点对点”帮扶结对储存梨子的乡镇,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贫困户家的酥梨,对贫困户家的砀山酥梨开展“清零”行动。

2019年,宿州采取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发展产业等方式,帮扶1.55万名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0.2%。新建并认定就业扶贫驿站50家、招募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41家,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从生态护林员到环境保洁员,从乡村公路管护员到卫生监督员,随着一个个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途径被拓展,稳定脱贫的保障被建立,做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不仅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也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顺利转变。

王啥啥在卧室用脚指头点击平板电脑进行微商,母亲在外加工渔具补贴家用。周坤摄

脱贫致富 “全面奔小康”美丽愿景正在实现

“疫情期间,在微信群里和小姐妹们一起卖水果,一个月赚2000多不成问题。” 今年32岁的灵璧县姚山村贫困户王啥啥,儿时身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导致重度残疾,四肢只有双脚能动。在村里的帮助下,身残志坚的王啥啥报名参加了灵璧县商务局举办的全县残疾人电商培训班。不仅自己学习电商知识,更是主动指导新加入电商的残疾朋友,建立微信群分享电商脱贫的经验。王啥啥的努力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让她荣获了“宿州好人”的荣誉称号。

像王啥啥这样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的贫困户在宿州还有很多。这些贫困户摈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是宿州市“精神扶贫”的最佳写照。 

“过去骑三轮车拉蔬菜,冬天冻得手都烂了,现在我都开货车、面包车运蔬菜,在县城也买了房,再也不愁生活了。”今年37岁的萧县路口村村民刘飞说,2014年他还是贫困户,现已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户,同时还带动20多名贫困户共同致富。

和刘飞一样,59岁的埇桥区九里村贫困户周维山正忙着在大棚里给南瓜授粉。两年前,周维山承包了村里兴农公司的两个蔬菜大棚,种植贝栗南瓜,由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南瓜成熟后兜底回收,一年下来收入将近3万块。此外,蔬菜大棚还能种菠菜、香菜、芹菜等蔬菜,全年都有蔬菜种,一茬又一茬,供不应求。“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免费学到技术,钱也没少挣,实在太好了!”周维山高兴地告诉记者,村里来的科技特派员定期上门传授技术,平时还可以微信视频指点迷津,如今,周维山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高手,许多村民上门取经呢。

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许多贫困户的思想也大有改观,“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正在千家万户撒播,“勤劳致富,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也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

宿州市扶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宿州市强化“智志”双扶,全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大力弘扬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李娟的自立自强奋力拼搏精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突出社会风尚引领和典型示范带动,进一步改变贫困户精神面貌,强化其脱贫主体意识,涌现出“中国好人”闫秀芹等一大批主动脱贫典型人物。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你听,那战鼓声声已响起,催人奋进正当时。 

(责编:吴西露、郭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