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馬鞍山雨山區:向山再見新綠 向美持續而行

2023年03月22日15:5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石子步道搭建的觀景平台為人們展現了“源頭防控、末端治理”相結合整改修復的最新成果,步道兩側1000棵喬木也迎著春風沙沙作響……經過了酸水處理、排土場削坡、邊坡綠化等一系列修復后,小南山礦區展現出新面貌。

“小南山礦自2019年停產以來,露天採場因截排水系統不完善,匯集了大量的風化岩石淋溶水及雨水,形成了一個大的積水坑,經過長時間的富集效應,水體呈弱酸性。”小南山礦區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負責人王杰說,整治中,在完成小南山削坡的前提下,還在每個台階處修建了截排水溝,並對邊坡進行覆土復綠,以此來避免水流下來形成酸水,等於從源頭改善水質。

從源頭入手的不僅小南山礦區,作為兩河源頭淨流工程的洋河水系整治項目,從改善水質、岸線梳理調整、新建河道,到新建南家甸、高村濕地公園,整治工程以治水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質為根本,通過清淤疏浚、水質提升及整治南家甸、高村濕地等綜合整治措施,正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洋河為慈湖河上游水系,由鎮區干流及其上游四條支流組成。過去因為干流水質較差,存在常年淤積堵塞的問題,南家甸濕地和高村濕地淤積嚴重、蘆葦叢生,已基本喪失濕地的過流能力和淨化功能。”洋河水系整治項目經理葛春陽介紹,此次河道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同步對與洋河水域相關的南家甸濕地和高村濕地進行整治。

“南家甸濕地已經完成了80%,目前正在進行地被栽種,預計3月底,灌木、草皮可以栽種完成,4月底對濕地公園路面進行鋪裝。預計到6月底,南家甸濕地公園和高村濕地公園將建成完工,洋河水系的干支流整治預計10月底完工。”葛春陽說,項目實施后,將明顯提高洋河水系的行洪能力,重塑洋河自然水系面貌﹔通過濕地整治工程,開展清淤清障,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等項目,打造洋河重點人文生態景觀,更好推動向山地區成為長江支流源頭水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區的建設目標。

自打響新時代“向山大會戰”以來,向山地區EOD項目拉開了“村庄集聚美麗、環境宜居宜業、礦區生態修復、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明新格局,以往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道路被一一升級改造,老舊廠房修葺一新,處處展示出生態蝶變的美好圖景。

如今,在市區通往向山鎮的西部入口處,已很難再尋覓破敗氣息,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綠植、層次分明的花園式景觀,向山鎮逐漸與主城區連為一體。進入西部入口,沿著新修建的向陽路一路向南,進入南山大道,破碎顛簸的盤山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舒適的瀝青馬路。行至凹山湖旁,一排排元寶楓、杜仲和山桐子將原本荒蕪的山體環繞,分階分層設計,讓這片極具經濟價值的生態林擁有了美的視覺體驗。

據了解,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統籌實施十大工程,總投資101.2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43個項目。下一步,雨山區將加快項目的推進,加大融資的力度,推進打造向山地區“生態修復+”的項目理念,讓廢棄礦山治理修復工程變產品、變資源,實現生態反哺。

隨著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百年礦區的“涅槃”之路還將繼續。未來,向山地區還將通過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實現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轉化,真正把向山地區打造成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早日把向山地區打造成“山青、水綠、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張令琪 畢琛 凌澄)

(責編:劉穎、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