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2022年GDP增速4.5%左右 今年目標8%

宣城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戴巍攝
2022年12月31日,宣城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公布了該市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同時也明確了2023年經濟增速目標。
根據宣城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2年,宣城市預計地區生產總值近2000億元,增長4.5%左右。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突破2000家,居安徽省第4位。新登記市場主體3.9萬戶,總數突破30萬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5億元,居安徽省第6位,增長3.1%。
回顧2022年,宣城市各項工作可圈可點,不僅在綜合實力上實現新突破,在重大項目建設、重點領域改革也均有建樹。
其中,總投資125.7億元的華晟高效異質結全產業鏈項目、78億元的寧國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寧宣杭高速高淳段、臨安段和溧寧高速溧陽段3條省際“斷頭路”全部貫通,實現與南京、杭州都市圈高速直達。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信心,2022年,宣城市千方百計助企紓困,加密出台扎實穩經濟若干舉措,退緩減免稅額64億元,兌現各類惠企獎補資金22.1億元,減免房租1.2億元。
同時,常態化開展“訪千企、解難題、優環境”活動,解決企業反映問題1.2萬個。抓實助企便民融資服務,新增貸款360億元,直接融資132億元。開展就業促進行動,兌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社保費減免、一次性就業補貼等政策2億余元,解決企業用工4.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2022年,宣城市實施有效投資攻堅行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0%左右。689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70億元,投資完成率居安徽省第3位。
宣城市地處皖東南,毗鄰蘇浙,地近滬杭,是安徽唯一與蘇浙兩省交界的市,也是皖東南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特殊的地理優勢,如何轉化為發展勝勢?
2022年,宣城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蘇皖合作示范區、“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94個。同時,啟動批而未供、閑置和工業低效土地處置攻堅行動,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6萬畝,處置閑置土地6010畝,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增長 25.8%。
宣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要搶抓戰略機遇,深化區域合作,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排頭兵。在產業合作、創新協同、互聯快通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
根據安排,將全力推進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推動“一地六縣”合作區落地做實,加快長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產業園、蘇皖合作示范區(社渚—梅渚)先導區、長三角(湖州·宣城)產業合作區等平台建設,並啟動實施郎廣片區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確保郎廣片區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00個、新開工160個以上。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宣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圍繞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總定位,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現代產業、改革開放、城鄉融合、生態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
宣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進出口總額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此外,力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糧食產量、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等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