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落實《放心家政行動方案》,持續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更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放心家政”提升群眾幸福感

日前,黃山市黃山區商務局、人社局、婦聯等單位聯合黃山皖嫂技能培訓學校舉辦家政技能母嬰護理競賽,近30名選手分別進行了新生兒沐浴、嬰兒撫觸、主食制作等3個項目的比試。 通訊員 吳建平 攝
“培訓課程分理論和實操課,這對提升我們的服務技能很有幫助”
——技能大培訓 就業更充分
12月21日早上不到6點半,馬廣美便開始為老年公寓裡的老人穿衣洗漱。一人照顧六七位老人,她駕輕就熟。
馬廣美是鳳台縣桂集鎮童徐村人。2019年之前,她和丈夫干工地、跑裝潢,就業很不穩定。后來,她參加了鳳台縣組織的家政服務培訓,順利在鳳台縣一家老年公寓實現了穩定就業。“現在我手裡有育嬰員高級証書、養老護理員二級技師証,今年還獲得了首屆鳳台縣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呢!工資比以前翻了一倍。”馬廣美說。
放心家政行動以來,鳳台縣積極摸排轄區家政企業特點和從業情況,針對性開展家政培訓,促進有需要的人群高質量就業。“我們一方面協調縣內較大的家政企業牽頭成立了鳳台縣家政行業協會,另一方面與相關企業合作,開展家政服務培訓,提升家政從業人員素質。”鳳台縣經信局工作人員李方興表示。截至目前,鳳台縣已完成新增培訓家政服務人員830人,全年培訓家政服務人員4000人。
家政服務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就業。“服務好!他們每個星期都要來一次,工作搞得很細致。”望江縣華陽鎮古港社區章玉蘭老人對証照齊全、技能嫻熟的家政員錢紅明連連稱贊。
錢紅明是望江縣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家政從業人員。今年,錢紅明接受了縣裡組織的家務保潔、母嬰護理等技能培訓。“培訓課程分理論和實操課,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老年人照護、孕產婦和新生兒護理、烹飪方法與家居清潔等內容。這對提升我們的服務技能很有幫助。培訓結束后,還給考試合格的學員頒發技能証書。”錢紅明說。
“今年以來,我們聯合人社部門不斷加大家政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截至目前,望江縣共完成家政從業人員崗前培訓1680人次,回爐培訓2725人次,新增家政從業人員755人。”望江縣婦聯主席張宏表示。
“家政企業推進‘員工制’,有助於規范家政業的經營管理,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經營規范化 服務有保証
近日,在郎溪縣皖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培訓室內,學員們正在聽授課老師講解“清潔十步法”,這是家政服務人員學習課程之一。任梅珍從事家政服務行業已有7年,與皖嫂簽訂勞動合同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技術能力上。
“企業實行‘員工制’,對我們來說比較有保障,不用擔心等單的問題,待單期間工資照拿,社保也能繼續交,我們隻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而且還可以參加各種培訓,提升自己的技能,比較有奔頭。”任梅珍感慨。
今年,郎溪縣皖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被縣人社部門認定為“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費,用完整的工作標准和業務管理系統保障員工利益。
“長期來看,推進家政企業‘員工制’轉型,更有助於規范家政服務業的經營管理,維護家政服務人員和消費者的權益,助力家政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郎溪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放心家政行動的深入開展,各地紛紛推進採取推進家政服務企業“員工制”發展、從業人員實施“一人一碼”等措施,規范家政服務行業市場秩序。
前不久,《合肥市家政服務証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印發,這是安徽省首次從政府制度層面規范“家政服務証”。
《制度》明確,合肥市家政服務証指由行業主管部門監制,由合肥市家政服務綜合公共信息網絡平台(下簡稱“平台”)免費發放,用於本市范圍內從事家政服務身份識別的專用証件。市民可通過掃描家政服務証上的二維碼,快捷有效識別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身份信息、從業信息及機構信息等內容,服務証還具備查詢、追溯、評價等功能。
“《制度》的出台一方面加強了對企業相關環節規范管理力度,另一方面也是對整個家政行業的進一步規范,讓更多人對家政服務行業更放心更滿意。”安徽家政服務促進會秘書長、安徽皖嫂家政集團家政部總經理王成芳表示。合肥市今年已發放家政服務証4000余張,累計發放1.3萬張。平台綜合訪問量超640萬人次,累計注冊消費者30萬人。
“隨著放心家政行動的穩步實施,安徽省家政服務行業法治化進程將逐步加快”
——法治固根本 行業將升級
“放心家政行動開展以來,訂單更多,客戶滿意度更高,我作為從業者,信心也更足!”近日,蕪湖市窩窩家政公司家庭保潔員陶寶娣開心地告訴記者,如今,家政行業的專業化,也讓她們被更多人認可。
放心家政行動實施以來,全省各地在從業人員培訓、引育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家政服務誠信建設等持續用力,效果初顯。
不過,長期以來的經營規模小、從業門檻低、服務人員流動大、企業利潤微薄等種種情況,造成了安徽省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的“先天不足”。而這種“先天不足”,又限制了企業和從業人員的進一步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家政服務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
記者注意到,我國目前隻有《家庭服務業管理暫行辦法》這個部門規章。該規章2013年2月1日起施行,距今已近10年,無論是在法律層級上,還是在內容局限、滯后性上,都制約了家政服務行業的蓬勃快速發展。當前,安徽省家政服務行業法治化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
今年7月29日,由安徽省皖嫂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主編,阜陽皖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金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家單位參與編制的安徽省級家政服務地方標准《家政服務糾紛處理規范》正式實施。
“發生家政服務糾紛,有的是因為家政服務人員能力不足,也有的是因為家政人員的服務質量與雇主期望值有偏差。”王成芳表示,標准和規范的設立,既是保障居民獲得安全、放心的家政服務,也是保障家政服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雖然《規范》作為省級地方標准不具有強制力,但其中‘應配備具有處理家政服務糾紛知識和能力的專兼職人員’‘設置投訴處理機構,建立糾紛處理機制和管理制度’等要求,為家政服務企業加強自身管理提供了參考,為解決客戶和家政服務人員的矛盾提供了依據和規范。”省家庭服務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放心家政行動的穩步實施,安徽省家政服務行業法治化進程將逐步加快。屆時,全省家政服務行業將會不斷升級迭代,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李明杰 殷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