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瑤海:錨定發展高質量 競速產業新賽道

歲末,翻開瑤海這一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五大主導產業持續壯大、市場主體量質齊升、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改革創新增添活力”是最凝練、最精准的詮釋。
數據為証——
2022年,全區簽約落地招商引資項目70個,總投資160億元。淨增市場主體1.8萬家,實現“個轉企”2100家、“小升規”227家。在庫“五上”企業達1212家,同比增長16.6%。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6家、省級大數據企業9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業22家,均為歷年最多。
產業立區成為主旋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隻有產業的高質量,才有發展的高質量。
瑤海區高舉“產業立區”大旗,聚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金融商貿服務業、建筑業、文化創意和大健康五大主導產業。
以第一力度打開思想閘門。2022年年初,全區“產業轉型突破”“城市更新攻堅”“環境質量提升”三大行動動員會召開。提出要牢固樹立系統觀念、項目為王、效果導向“三大理念”,全力推進三大行動,其中“產業轉型突破年”行動共有4個方面12項目標任務。
合肥工業文明長廊數字公園全球創意青年造夢工程啟動。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目標已經明確,力量正在集聚——
一年來,全區上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好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建設,壯大產業集群。在具體工作中,月調度、季例會、平時督導……一項項扎實有力的舉措讓瑤海轉型發展的“主旋律”更響亮,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強勁。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為我區產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重點抓好物聯網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項目。以“建鏈”“補鏈”“強鏈”為抓手,著力抓龍頭、引總部、聚集群,實現鏈條更加完善、項目更加集聚。”瑤海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產業項目領跑大建設
眼下已是隆冬,瑤海大地卻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走進中國寶武安徽(產業)總部首發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抓緊施工,為即將竣工驗收開足馬力。
據了解,該項目是瑤海區城市更新綻放的“五朵金花”之一。首發項目以“互聯寶地·徽園”作為園區名稱對外進行招商。“我們將以“鋼鐵生態圈”業態聚集為基礎,打造產業樂園,助力入駐企業快速發展,實現“共享、共贏、共發展”的產業生態圈。”合肥寶地產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菲介紹了項目未來的發展。
中國原創服裝設計基地會展中心時尚首秀。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鉚足勁,拉滿弓。2022年,重大產業項目緊鑼密鼓開工、竣工、招商、運營……
今年9月,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由瑤海承辦,初建完成的中國服裝原創設計基地會展中心第一次亮相產業舞台,中國服裝原創設計基地一期進展順利。未來,這裡還將籌備合肥首屆時裝周,向城市時尚封面、紡織服裝產業集中區邁進。
2022年,瑤海區聚力提升中國網谷承載力,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三期破土動工,徽商二號門成為文創新熱點,150余套“園區公寓”讓產業人才貼心安家。開展產業園區、商業樓宇周邊環境整治,中國網谷面貌煥然一新。中國網谷科創企業聯合會、“科創+項目+融資”招引服務新平台、中科院物理所工業仿真平台等“軟件”項目亦成為產業發展的“軟實力”。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增長點,而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增長極!
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瑤海上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生動實踐,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營商環境成就硬實力
服務“軟環境”成就發展“硬實力”。安徽藍色光標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是2022年落戶中國網谷的新企業。談及瑤海區的營商環境,該公司總經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夢感觸頗深:“公司成立之初,物聯網中心提供了臨時辦公場所,解決了當時的燃眉之急,后續的政策服務、人才服務、融資服務都非常到位。”
“區位優勢不如干部優勢,政策優勢不如服務優質”是瑤海全區上下達成的共識,也是指導具體實踐的方向。
2022年,瑤海區全面優化政務環境,企業設立登記實現0.5個工作日辦結,年度納稅時間壓縮至80個小時內。建立企業訴求閉環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訪企解難”現場辦公,走訪服務企業2700余次,解決問題1400余個。
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2年,瑤海區首支百億規模的“穗禾科創”產業基金落地。該基金將圍繞瑤海區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為重點開展投資,鐵基飛步、鐵基同芯証券基金相繼運作,首次參與市投促基金。此外,瑤海區搶抓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機遇,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等近4000萬元。創新推出“科創政銀擔”業務,助力企業“無反擔保抵押”融資。
讓企業包袱更輕,步履更順,成本更低,會帶來什麼?
瑤海區中國網谷“一谷三基地”全年淨增企業256家,實現產值50.5億元,同比增長130%。訊眾科技、京思威電感等一批成長型企業入園,園區產業生態不斷優化。中交二航局合肥公司、中電建安徽勘測設計公司等企業入駐,促進建筑業產業鏈整體升級,獲評全省建筑業10強區。美團安徽、長峽電能等18家區域總部簽約落地,“總部經濟”集聚效應加速形成。
錨定高質量發展要求,曾經機器轟鳴的合肥東部,在新時代裡選擇的產業賽道已然不同,總部經濟、智能制造、會展時尚、文化創意、金融,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成長為這個合肥工業文明發源地的未來主打產業形態,一個更加具有發展實力和潛力的活力瑤海正向我們走來。(解琛 關堂所 沙曉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