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網羅天下>>熱評網論

新征程上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

江永紅
2022年12月07日14:2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今天,我們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如何才能將共同富裕的藍圖變為現實?新征程上的合肥,聚焦重點,凝聚五力,厚積薄發,以可示范推廣的標志性成果譜寫了推進共同富裕的嶄新篇章。

一、創新立業科技賦能,激活共同富裕內生動力

實現共同富裕,首先就要做大蛋糕。從十年前的“大縣城”到今天GDP破萬億的新一線城市,合肥華麗蛻變的背后,是緊抓科創和產業兩大法寶,一步步夯實共富基礎。

一方面,科創成果高效轉化,共富動能加速轉換。創新被合肥放在了發展核心的位置。前有原始創新——擁抱中國科大、組建國家實驗室、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依托一流平台,合肥緊盯前沿,“九章量子計算機”“墨子號”等世界領先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后有成果轉化——實施“揭榜挂帥”,聚焦供需對接,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轉化”機制,充分調動應用型成果研發轉化積極性,全面塑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優勢。

另一方面,新興產業搶佔先機,共富基礎不斷夯實。十年來,合肥國有資本累計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入資金超過1400億元,“芯屏汽合”“急終生智”,以芯片、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城市安全應急等為代表的一批引領性強、帶動力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合肥落地生根、蓬勃發展。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兩張牌,做大財富蛋糕,實現共同富裕,合肥后勁十足。

二、城鄉融合統籌協調,匯聚共同富裕奮進合力

實現共同富裕,縮小城鄉差距是工作重點。合肥致力於讓服務共享、讓要素涌流,積極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多領域融合發展,持續拉近城鄉距離,逐步匯聚成共富合力。

一是加快鄉村振興,暢通共富之路。合肥將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發展“四業一游”,推動都市農業、有機農業、互聯網農業、種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實現城鄉經濟有效銜接﹔持續創新幫扶思路,合肥地鐵創新性推出“消費幫扶專列”,為推進全市消費幫扶走上新台階打造了示范點﹔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合肥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積極探索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充分激發農村要素活力,590個行政村集體收入達50萬元,100萬元以上的村集體數再創新高。

二是均衡公共服務,盤活要素資源。基礎設施方面,合肥近年來新改建農村道路467公裡,不斷提高千兆光纖覆蓋率,建成1635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縣域醫共體全面覆蓋,給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資源共享方面,合肥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讓農村地區學校的教師、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更加公平、均衡,實現農村地區辦學水平逐年提高。

三、立足區位內外聯動,拓展共同富裕輻射效力

實現共同富裕,區域平衡充分發展是重要抓手。合肥立足區位優勢,積極推動縣域經濟、都市圈和城市群做大做強,內外聯動拓展共同富裕輻射效力。

一方面,加快區域協調發展,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科學規劃、因勢利導,合肥城市內部的片區差距在不斷縮小。以高品質建設中心城區,推動肥東、肥西、長豐與市區一體化發展為目標,合肥逐步構建起“中心引領、兩翼齊飛、多極支撐、嶺湖輝映、六帶協同”的空間格局。在持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同時,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圍繞爭創“千億縣”目標,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另一方面,重大戰略延伸拓展,一體格局輻射江淮。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合肥搶抓長三角一體化、G60科創走廊、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堅持全域創新理念,大力推進與長三角城市設施互聯、科技互補、產業協同、生態共治,強化長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服務職能﹔作為安徽省共同富裕建設的“排頭兵”,合肥積極推廣建設經驗,塑造生態引力,輻射發展成果,加快與省內城市優勢互補、產業合作,提速建設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蕪馬、合安、合銅六大發展帶,推動江淮大地共同富裕發展邁上新台階。

四、增進收入改善分配,增強共同富裕主體活力

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直接的方式,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合肥市在穩就業、促分配、惠民生上的多項舉措,正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

一是促進就業增收,增進民生福祉。合肥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為中小微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強化企業用工服務,拓寬就業渠道﹔通過“招才引智進校園”等多種形式,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創新打造“社區三公裡”智慧就業平台,累計提供崗位需求近27萬個,打通服務群眾就業的“最后一公裡”。

二是優化分配結構,完善社會保障。合肥瞄准共富目標,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應保盡保,擴大社會保障對靈活就業人員、非合肥戶籍從業人員的覆蓋范圍,拓展新業態行業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堅持精准幫扶,既有以“幫”為主的醫保、養老、低保救助等兜底保障,也有以“扶”為主的穩崗就業、金融扶持等扶助措施。

三是推進民生工程,書寫惠民答卷。合肥通過改擴建幼兒園、建設中小學智慧學校、打造智慧養老示范工程、改造老舊小區等民生工程,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發力,彰顯暖民心的“合肥溫度”。合肥正以切實的行動,將收入分配改善落到實處,激發群眾在富裕路上人人參與、共同奮斗。

五、文化宜人生態宜居,培育共同富裕發展引力

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富裕,更包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意蘊。精神的富足,生態的優良,都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內涵。“文化綻放軟實力,精神富有品質高”,合肥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深入挖掘巢文化、三國文化、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等文化資源,打造合肥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市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等高水平文化服務平台﹔推動罍街特色街區集群、合柴1972、廬州意庫等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天藍水清環境優,生態富民探新路”,合肥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打造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生態治理,逐步構建“南湖北嶺、多片多廊”的生態格局,為區域發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合肥還積極探尋生態富民新路徑,讓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資本”,大力開展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圍繞中國環境谷等園區建設,打造環境產業高地﹔結合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打造環巢湖綠色有機農業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機制。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

(責編:吳西露、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