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村村有特色,旅游產業興

近年來,廬江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文化特色,融入美麗鄉村建設與傳統文化,讓每一個鄉村呈現出其獨特的魅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一村一景
眼下,廬江縣正在打造AAAA級冶父山風景區長達16公裡的環山公路,沿途共布置了7個旅游景點,充分利用現有的地理條件,因地制宜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建設多功能的迷你公共文化場所,形成鄉土氣息濃郁、代入感強烈的田園風景線。
起伏的草坪如綠色波浪在山間上流動,月季花和格桑花點綴其間,黑白相間、風格簡約驛站鑲嵌其中,與山水融為一體。
田園風景線。廬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過去這裡是一片荒山坡,現在根據民間傳說,將這裡打造成石貓驛站。” 冶父山鎮冶父山社區村干部管小保介紹,“過去的荒地,現在變成了綠色草坪和花海,既美化了鄉村環境,又帶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過石橋,穿竹林,拾級而上,來到伴山茶社,品一口當地山上的綠茶,任秋陽打在臉上,陶醉在如油畫般的層林盡染的風景裡。
“這裡原本是茶廠的看護房,政府收儲上來之后,改成伴山茶社,所有的景點依山而建,融合在茶樹之中,成為看得見山、聞得到茶香的驛站。”冶父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吳曉桐介紹。
如今,廬江縣各地進一步深挖本地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全面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激活鄉村“個性美”,實現人文環境改善、鄉風文明提升和富民增收達效的美好願景,穩步提高文化和旅游業在鄉村經濟中的比重。截至目前,全縣已經打造精品旅游線路12條,建成30個“網紅打卡點”、18個景區景點和民宿項目,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一村一品
眼下,正是柑橘飄香的季節。坐落在廬江縣冶父山鎮梁崗村的廬江縣九草春鐵皮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100多畝“紅美人”柑橘迎來了豐收季。
走進合作社的大棚內,隻見一隻隻果型勻稱、色澤光亮,沉甸甸、黃澄澄的“紅美人”挂滿了枝頭,碩果累累,果實香氣怡人,引來各地游客爭相嘗鮮。
“‘紅美人’集味甜、皮薄、汁多等優點於一身,果肉呈濃橙色,入口細嫩無渣,聞起來有一股甜橙的香氣。”廬江縣九草春鐵皮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徐茂發在果園裡向游客介紹,“我們目前線上銷售訂單已經排滿了,余下一些,我們採取一些採摘銷售,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柑橘迎來了豐收季。廬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廬江縣冶父山鎮梁崗村黨總支書記沈兵秀介紹:“ 周邊種植水果的村子很多,但是我們村獨樹一幟,種植‘紅美人’柑橘,著力打造精品水果品牌,從論斤賣到論個賣,提高畝均效益,帶動企業增效、村民增收。”
果香飄千裡,致富正當時。當地政府正在大力發展“紅美人”柑橘產業,在加強技術指導的基礎上,對大面積種植的大戶給予政策扶持並與財政項目挂鉤,激發鄉村產業振興動能,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冶父山鎮12個村、社區,基本上村村都有自己的當家品牌,比如鋪崗村的西瓜、明聖村的黃桃、幸福村的黃金梨等,集採摘、觀光、科普、休閑、體驗、購物於一體,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廬江縣大力實施“510”工程,培育壯大“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統籌安排現代農業產業提升工程專項資金1億元,重點用於支持現代農業“510”產業提升工程基地建設,即建成:10萬畝蝦(漁)綜合種養基地、10萬畝綠色蔬菜瓜果(葡萄)生產基地、10萬畝名優茶生產基地、10萬畝特色經果林生產基地、10萬畝專用品牌糧食生產基地。
“一村一韻”
近日,在廬江縣同大鎮馬河村,走進“小滿·稻夢空間”,看到前來觀光休閑的游客還是絡繹不絕,享受水鄉風韻,有的坐上游船嬉水,有的徜徉鋪滿黃葉的村中小道,有的佇立池邊賞雨中殘荷……
“這裡是回憶鄉愁、享受浪漫水鄉風情的好地方。”“小滿·稻夢空間”項目負責人王小偉介紹,“我們這個項目佔地面積達5000余畝,建設8090回憶巷、浪漫風情村落、稻田風光等13個特色景點,集農耕農事觀光體驗、研學實踐教育、水上樂園、水榭民宿、鄉村振興超市等於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區。”
水鄉風韻。廬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這個項目延伸到馬河村兩個自然村,以夾河片為主,總長度達3公裡,徹底改變了村裡環境,特別是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美化、亮化以及道路硬化面都得到了提升。
“我們村依托這個項目,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把辣椒、韭菜、葡萄、龍蝦、鱖魚等地標農產品賣出去,帶動鄉村產業發展。”馬河村村干部林緒明語帶自豪。
據悉,“小滿·稻夢空間”鄉村旅游項目緊鄰合廬產業新城,周邊有三河古鎮、環湖大道、濕地公園、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可以串點成線,吸引游客,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思路,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產業項目的策劃、建設、運營和管理,著力打造全域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新樣板,把我們廬江高顏值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的發展勝勢,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廬江作貢獻。”廬江縣文旅局負責人蘇榮說。(錢良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