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蔡師傅”驛站:“小”驛站“大”能耐 便民服務零距離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蔡師傅”驛站是安慶市大觀區蔡山社區為提高精准化服務群眾能力推出的書記項目,通過對社區志願者廣場等實施再提升、再打造,拓展城市公共設施服務功能,全面推行便民、高效、貼心、周到的“一站式服務”,實現做強黨建引領、做實為民服務、做優城市治理目標。
“小驛站”解決“大問題”
蔡山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工作優勢,動員成員單位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資源共享,共同建設“蔡師傅”驛站,統籌駐轄區單位黨組織和“雙報到”黨組織在驛站進行輪值,將各方力量匯聚到驛站,成為“雙報到”工作常態化開展的有效載體。創新驛站服務模式,依托社區“愛心樹”志願者服務隊,建立“晚間一小時”延時服務、“紅色周末”等制度,積極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為居民提供政策咨詢、待辦事項登記等多項服務,將政務服務延展至街頭,同時發揮共建單位資源優勢,定時、定點向轄區群體提供便捷維修、健康義診、愛心公益等多樣化服務,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小驛站”傳遞“大溫暖”
走進“蔡師傅”驛站,辦事居民處處能享受到貼心服務。除各類便民事項的正常辦理以外,驛站堅持共建共享、便民利民原則,在驛站內增設血壓測量、應急小藥箱、飲水機、“集成式”充電器、共享雨傘、便民工具、物品寄存等功能,滿足群眾各類日常需求,為群眾營造舒適、實用的共享空間。同時,驛站還設置民情民意收集箱,廣泛收集群眾呼聲和意見,將民情民訪工作開展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蔡師傅”驛站是基層黨建的前沿陣地、城市精神的宣傳陣地、便民服務的暖心基地,各類貼心、周到的服務,讓便民服務驛站成為廣大群眾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溫馨港灣”。
“小驛站”發揮“大作用”
群眾需求在哪裡,服務工作就推進到哪裡。依托“紅色驛站”,廣泛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帶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做到組織引領、黨員先行、帶動群眾、治理與共。社區黨委推行“網格化+清單化+閉環式”的工作模式,定期組織社區網格員、單元長、黨員代表、居民代表針對收集到的居民意見訴求,在驛站集中進行會商,研究解決辦法,為轄區居民提供平等化、親情化和人性化服務,同時將社區“5D調解室”延展至驛站,充分發揮社區調解“第一道防線”的作用,有效消除了矛盾隱患。真正做到驛站各個功能建起來、用起來、活起來。(王灣 施巧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