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擦亮轉型發展的底色

合肥瑤海:大建設不斷提速,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1年12月27日15:1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二十埠河、南淝河、板橋河、小板橋河,4條穿境而過的河流水質全部達標,水更清、草更綠、岸更美﹔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裕溪路、長江東路、上海路、郎溪路,越來越多的主路網脈動強勁,路更密、更寬、更快﹔最佳的地塊建好安置房、布點中小學、醫院、菜市場、活動中心……剛剛召開的瑤海“兩會”上,過去五年,瑤海城市建設成果引發關注,曾經的工業“鏽帶”向生活“秀帶”轉變的大幕正徐徐開啟。

五年來,瑤海區始終把大建設作為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豐富“大建設”的內容,在基礎建設、舊城改造、復建點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齊頭並進,一方面造福百姓民生,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煥發城市生活新魅力。

老城更新步伐加快

2021年8月20日,瑤海區大興鎮裕興家園小區回遷安置正如火如荼進行,1436戶搬遷居民喜遷新居。廣德家園回遷安置項目是一個能安置近19萬平方米的高標准復建點,新建成的回遷小區內休閑健身廣場、商業設施等配套設施完善。而在其100米范圍內,合肥一中東校區、合肥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高配置布局令人耳目一新。

長江180藝術街區夜市豐富市民生活。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過去5年,瑤海統籌“拆建安管”全過程,一體化推進城市建設與管理,城市品質不斷改善:強力推動征遷687萬平方米,連續五年突破“百萬”平方米,征遷面積位於四城區首位﹔建成復建點25個、307萬平方米,安置回遷戶3.1萬套。

城市路網體系逐步完善

2021年10月24日,隨著最后一段拱肋緩緩吊裝至合龍位置,國內在建同類結構跨度最大鋼箱拱橋——合肥市廣德路跨南淝河大橋順利合龍,瑤海再一次用橋梁跨河“牽手”濱湖新區。“主動脈”強勁,“毛細血管”暢通,陸續完成支路網項目51條、37.2公裡,每平方公裡道路密度提升至6.7公裡。建成郎溪路高架等一批“快速路”、和平路等一批“主干道”、雨山路等一批“微循環”,實現轄區道路“快連快通”。隨著軌道交通1、2、3、4號線的通車,瑤海成為全省軌道交通最密集城區。

建設中的廣德路橋跨越南淝河。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瑤海已成功打造20分鐘交通圈,快速直達濱湖新區、政務新區、新站高新區,全面激發區域發展動力。

綜合整治形象轉變

以城市地標、公園游園、道路景觀提升、樓體景觀亮化等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形象的不斷提升。2021年,國慶前夕,安徽首個“互聯網+”民生雕塑亮相瑤海區大興鎮青年創意田園,數組有趣的雕塑不僅妝點了公園,更是成為市民了解民生政策的好幫手。火車站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和永恆地標,更是展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2021年2月9日,投資6億多元的合肥火車站站區景觀環境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成,未來中國服裝原創設計小鎮將亮相該片區,再添城市風景。

下沉式綠地工程提升水質美化環境。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5年以來,瑤海區打造長江路城市景觀廊道中軸線,創建林長制改革示范先行區,完成花沖公園升級改造,建成全市最大的開放式音樂噴泉廣場和合肥首個“民法典主題公園”。

生態建設擦亮發展底色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應該永遠是綠色,這是瑤海環境優化的第一理念。5年來,瑤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施水環境治理項目22個,四條主要河流水質全面達標。打造初期雨水調蓄“集水基地”4個,整治重點入河排口35個,完成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整改項目535個、市政道路雨污分流704處,新建雨污水管網24公裡。

城中村變身青年創意田園。瑤海區委宣傳部供圖

藍天保衛戰有力有效。近年來瑤海在全市率先建立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平台和城市出入口揚塵治理除塵設備,瑤海完成老合鋼片區環境整治,全面清理涉污企業、作坊,全面淘汰轄區所有燃煤小鍋爐。2021年,全區PM2.5、PM10平均濃度相比2017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41%、16%。

建成全市最大的開放式音樂噴泉廣場,啟動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項目66個。瑤海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堅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化理念,拆圍建綠、見縫插綠,建設130處公園游園、花境景觀,新建、提升綠化面積300萬平方米,生態瑤海已然躍入每個市民的眼帘。(解琛 張玉立)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