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连续5年获得表彰 民生工程为包河幸福感“加码”

2020年05月22日10:2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全市民生工程考核结果的通报》发布,包河区政府荣获全市2019年度民生工程实施表现突出单位,这也是该区连续第五年获得此项荣誉。此外,该区陆鸿雁被评为2019年度民生工作表现突出个人。据悉,包河区连年优先实施民生工程,五年来共投入19.13亿元,惠及群众300多万人次。

2019年,包河区将大民生与大发展、大建设、大生态、大党建紧密结合、统筹推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民生内涵,围绕就业创业、公共教育、健康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等方位精准实施,全面完成了18项省定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累计投入资金63099.86万元,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开2019年的民生账单,能够感受到加速升温的民生幸福: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完工率100%;完成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200套,基本建成2046套任务,改造建成率全市第一;全面落实技工大省培训工程,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3016人、退役士兵113人,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公益服务并购买公益性岗位2500个,开展各类就业招聘会82场,累计向社会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为近1.1万人次解决了就业问题;新增养老服务中心3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316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4万人,领取养老金3.65万人,居全市城区之首;为1182人提供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为6473人发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免费开放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街道文化站……“去年,随着民生工程的实施,我区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就业创业制度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养老体系不断健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托底政策保障有力、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民生工程的实施为包河人的幸福感不断‘加码’。”包河区民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具体内容,该区在项目推进上也有不少新举措。民生工程实行分级落实责任、分月分重点分梯度推进,整个过程管控精准有序。我区转变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控民生资金拨付、审核、监督等关键环节,对于中央、省市配套资金暂未到位的,区级先行垫付。同时把民生工程管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范围,统一布置,统一编制,统一批复,优化了资金结构,保障了民生支出。包河区全年聘请本级义务监督员44名,并采取“点题”式监督,对实施的民生工程分项目、分街镇开展走访回访活动,全年累计开展调研、走访、座谈300余次,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6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区创新开发了“民生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民生建设融入包河“大共治”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互联网+民生”服务,并利用民生公益代言人、民生微电影,民生大讲堂、民生朋友圈等创新活动和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兴传媒,不断加强舆论引导,扩大民生宣传渗透力,把民生政策送到百姓身边。

据悉,包河区2020年民生工程具体项目将于近期出炉。今年的民生工程将与“智慧健康”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等相结合,坚持共享发展,突出高质量要求,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继续为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坚实的民生保障。(徐汐颜 郑玉)

(责编:郭宇、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