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一圈五區”協同,區域協調“破圈”

2021年09月20日08:57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毗鄰省城合肥的舒城縣,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今年產值有望突破百億。落戶該縣的剛毅電子科技公司為合肥聯寶電子供應30%以上的筆記本電腦轉軸。穩定的協作配套帶來穩定的成長前景,目前該公司正積極籌備在資本市場上市事宜。

  建設合(肥)六(安)經濟走廊,是安徽省統籌推進“一圈五區”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部署。市場主體加速聚集、產業紐帶日益緊密,合六經濟走廊正加速從規劃走向現實,也成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縮影。

  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安徽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統籌推進合肥都市圈、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皖北地區、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和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一圈五區”建設,明確戰略定位,強化優化互補,突出特色發展,著力增強各區域板塊內生發展動力,打造推動全省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動力系統。一直困擾安徽省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局面,正逐步得到扭轉。

  創新驅動,打造核心增長極

  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的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公司是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合肥推出專用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規劃,這將進一步夯實合肥乃至安徽省在量子科技研究上的領先地位。

  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平台,正全力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和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安徽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合肥都市圈和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發力重點,努力塑造創新驅動的引領性發展,加快實現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

  大創新大發展。 2020年,合肥都市圈實現生產總值24499.9億元、財政收入349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20.7億元,分別佔全省63.3%、61.4%和60.7%,全省發展核心增長極作用進一步彰顯。今年前7個月,合肥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28.0%,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前7個月產值增長36.9%,增長的貢獻率達68.1%。

  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20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2%和13.8%,分別佔全省的48%和48.4%,貢獻了全省四成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五成以上的科技成果以及六成以上的進出口。合肥、蕪湖、蚌埠高新區在最新的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分別居第10位、40位和51位。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經成為強勁的“創新引擎”,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日益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

  “十四五”時期,安徽省將高水平建設合肥都市圈,深化與杭州、寧波都市圈互動互補,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堅持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一體推進,打造全鏈條創新體系,勇擔國家科技計劃任務,在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培育更多具有國際影響的自主創新成果,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更大作為。

  產業聚集,匯聚強勁動力源

  9月14日,滁州經開區入圍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國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近年來,滁州市主動把握光伏太陽能產業發展大勢,立足鳳陽縣石英砂資源豐富的突出優勢,大力招引隆基股份等一批國內外光伏太陽能產業龍頭企業落戶布局,構建日趨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光伏組件產能佔全省總產能的50%以上,今年光伏產業鏈產值將實現350億元。

  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皖江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科學、有序、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的發展新路示范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走好“科創+產業”道路,深度參與長三角分工合作,協同推進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滬蘇浙在皖江示范區總投資中的佔比超過50%。 2020年,皖江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56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5萬元,成為帶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為中西部地區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經驗示范。

  皖北面積和常住人口分別佔全省的37.8%和48.4%,是安徽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板塊。省第十次黨代會特別是安徽省全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以來,皖北全面振興面臨重大歷史機遇。建設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賦予皖北地區的重要發展平台。“十三五”期間,皖北六市經濟總量邁上萬億大關,財政收入超過1000億元。

  2020年9月,經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促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吹響皖北全面振興的“沖鋒號”。今年以來,淮北市和江蘇省徐州市結對共建,亳州市譙城區和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對口合作,蕭縣經開區與上海張江高新區開展省際產業園區合作。皖北地區積極全方位對接滬蘇浙,加快推進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城區對口合作和城市結對共建。今年上半年,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897個,實際到位資金1654億元,同比增長38.1%。

  “十四五”時期,安徽省將提升發展皖江示范區,對標江蘇蘇南、浙江杭嘉湖,加快建設成為長三角“白菜心”,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聚力打造“一極四區”,推動皖北全面振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特色發展,闖出綠色振興路

  在近日啟動的我國首批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試點城市中,六安市成為中部地區唯一入圍城市。率先發展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是六安市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綠色振興的重要布局。目前該市已經成功運營省內首條氫能源公交示范線,共計15輛公交車搭載的正是總部位於該市的明天氫能科技公司研制的燃料電池系統,單台累計運營裡程已經超過10萬公裡。

  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是長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安徽省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和皖南山區發展適應性產業和特色經濟,努力闖出一條特色發展、綠色振興的有效路徑。推動大別山區布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及配套產業,提升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水平,打造全國重要的特色優勢農產品供應基地。引導皖南山區充分發揮文化旅游特色資源優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十三五”以來,大別山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水平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老區地區生產總值達2419.1億元,同比增長13.0%,增幅高於全省0.1個百分點。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疫后恢復進程加快,上半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661.94億元,接待國內游客1.73億人次,同比增長114.1%和84%。其中,旅游總收入、國內游客數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0.2%、86.5%。

  “十四五”時期,安徽省將深入推進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扮靚生態底色,擦亮文旅品牌,努力成為打造具有影響力“三地一區”的更具特色和魅力的亮麗名片。(記者 胡旭)

(責編:歐愷、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