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縣:“五聚焦”推進農業農村民生工程

2021年以來,岳西縣聚焦“三農”發展,扎實推進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農村廁所改造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美麗鄉村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農田建設工程6項民生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聚焦綠色發展理念。截至8月底,岳西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利用量為0.534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1%以上,已培育年利用秸稈量500噸以上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8家。積極開展秸稈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種形式利用技術推廣,通過大戶示范帶動、召開現場會、田間課堂等形式,開展技術培訓、操作示范,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普及。結合科技下鄉、“四聯三送”等活動,宣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義和焚燒秸稈帶來的危害。
聚焦提升生活品質。8月底,農村改廁已竣工4354戶。按照農戶自願、相對集中、“一戶一廁”、常住戶優先等原則合理確定改廁戶,並在村內公開欄進行公示。派駐鄉鎮改廁施工指導員制度,負責技術培訓,施工人員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嚴把工程質量。在全縣24個鄉鎮均建立了“一站兩體系一網點”,鄉鎮挂牌成立農村改廁服務站,建立農村廁所糞污清掏服務隊和農村廁所維修服務隊,各村設立改廁服務網點,形成長效管護服務體系,已引入第三方市場主體玉禾田公司,負責農村戶廁糞污清掏服務工作。
聚焦改善人居環境。堅持高標准、高起點編制規劃,一個規劃、一張藍圖落實到底,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和鄉村自然肌理。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建立“門前三包”、公益設施建設管護、農村改廁長效管護,大力開展“四淨兩規范”、“兩美家庭”創建等活動。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圍繞茶桑菜果藥和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著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同時加大土地流轉和拋荒地利用力度,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所有中心村庄全面建成標准化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公共服務配套體系100%。
聚焦培育鄉間人才。已完成經營管理型200人、茶葉班50人、養蜂班50人、農機手班50人、能工巧匠班50人的培訓。立足於產業發展,設置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兩條主線,與縣科協聯合辦班,結合農業生產周期,集中系統知識培訓、實訓實習和生產實踐相結合、本地培訓與異地培訓相結合,按照不少於一個產業周期全程進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強化品牌創建、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科學發展等內容﹔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人員培訓,強化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裝備的推廣應用,著力提升技術技能、為農業生產提供專業化服務的能力水平。
聚焦農村特色產業。構建岳西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對茶、桑、菜、果、藥五個產業實施產業鏈長制。實行“一位縣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個考核辦法”模式,圍繞現有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提高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設立了院士指導站、專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綜合試驗站,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圍繞重點產業、關鍵環節,高起點開展試驗示范推廣工作,開展品牌創建。
聚焦農業穩產增收。截至8月底,2021年度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治理面積1.8萬畝,其中0.3萬畝災毀修復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5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工作,各標段已開工建設。立足山區實際,拓展建設內涵,堅持農田建設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耕地佔補平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績效。按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要求,統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圍繞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該縣農田建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監理人員組成質量進度督查組,會同業主單位,每周到項目工地進行督查。縣農田建設服務中心每人包保一個鄉鎮的項目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每半個月通報一次進度。(杜慧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