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縣推進醫共體建設,方便群眾看病——
縣裡就醫 省錢省時(辦好民生實事(19))
核心閱讀
為方便基層群眾就醫,安徽省濉溪縣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專家服務﹔由縣醫院牽頭,幫扶鎮、村兩級醫療機構不斷提高診療水平﹔設立基層醫保服務站,方便居民辦事。
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核心是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秩序。2015年底,濉溪縣被列為安徽省第二批縣域醫共體改革試點縣。濉溪縣緊緊圍繞醫共體利益、績效、工作三個方面機制建設,推動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由“治病為中心”向“健康為中心”轉變。
5年來,濉溪縣醫共體改革究竟進展如何?近日,記者進行探訪。
下沉醫療資源——
把病人留在縣內
“根據《濉溪縣醫師培訓統籌資金實施方案》精神,我院不能診療的疾病,可以請省內外專家會診、手術。會診費用患者不用拿,由政府承擔。”在濉溪縣醫院門診樓大廳的牆面上,一條“溫馨提示”格外醒目。
韓村鎮河涯村村民夏學新就是這個方案的受益者。5月初,在外地工作的夏學新胸部持續劇疼,他就近到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濱江院區治療。治療過程中,夏學新病情加重,多次病危,后轉入濉溪縣醫院繼續治療。縣醫院邀請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施萬印,為他成功做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支架植入手術,夏學新很快便康復出院。
這個手術如果在安醫附院做,總費用在30萬元以上。而在濉溪縣醫院費用為21.39萬元,醫保報銷了19.89萬元,夏學新僅支付1.5萬元。
“僅去年一年,就有省內外知名專家來我院開展手術510台。”縣醫院醫共體辦公室主任張雷鋒說,“在家門口能看大病,又省錢,很多群眾願意在縣內看病。”
2016年,濉溪縣組建了2個醫共體:一家由縣醫院牽頭,與12家鄉鎮衛生院和169個村衛生室組成﹔另一家由縣中醫院牽頭,與6家鄉鎮衛生院和105個村衛生室組成。牽頭醫院負責幫扶鎮、村兩級醫療機構不斷提高水平,舉措主要有兩個:一是縣級醫療資源直接下沉到鄉鎮,開展幫扶活動﹔二是發揮遠程醫療帶動作用,為鄉鎮衛生院服務項目“擴容”。
據統計,2020年,縣醫院派出醫務人員1715人次到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開展門診坐診、手術、帶教查房等,有12批67人次的醫療團隊開展駐點服務。同時,接收鎮村醫生進修110人次。從2017至2019年,每年給予每家鄉鎮衛生院50萬元資金支持。經過幾年的幫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濉溪縣居民住院率為11.94%。2020年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比2016年增加48.49%,手術量同比增加69.23%。
監管醫保使用——
守好百姓救命錢
“醫保基金是醫共體發展的重要支撐。”濉溪縣醫院院長楊發武說。據統計,2020年,濉溪縣籌集醫保基金9.12億元,其中城鄉居民醫保7.68億元,職工醫保1.44億元。保護好這筆“救命錢”,是濉溪縣醫療保障局局長歐陽玲的頭等大事。“醫保基金對於醫共體來說,就像血液一樣重要,起著基礎性保障作用。”歐陽玲說。
歐陽玲認為,醫保基金交由醫共體打包使用、結余留用,是縣級醫院推進醫共體建設的核心動力,也是連接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的利益紐帶。2017年以來,濉溪縣醫保基金每年分別結余2119萬元、3632萬元、1426萬元、6373萬元。這些結余資金,以6︰3︰1的比例分給了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
“對醫保基金的管理,我們更注重事前和事中的監管,而不是事后的處罰,”歐陽玲說,“主要手段就是借助大數據技術。”
在濉溪縣醫保監控大廳,隨著工作人員鼠標的移動,全縣各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藥房、藥店的實時監控畫面有序切入大屏幕。據了解,醫保智能監控系統在濉溪縣實現了專線專網、聲像同步、全覆蓋監管。醫院病房門口安裝的攝像頭,能監管誘導住院、挂床住院問題﹔診所、衛生室的診療處和輸液室安裝的攝像頭,能監管冒名頂替、留存病人醫保卡問題﹔醫院藥房安裝的攝像頭,能監管私自進藥問題﹔藥店安裝的攝像頭,能監管套用醫保卡刷卡、賣生活用品問題。
智能監控和醫保基金預警電子地圖系統的數據,覆蓋了全縣醫保結算全過程,實現了醫療保障數據互聯互通。這意味著無論是誰去醫院看病,或去藥店拿藥,隻要使用醫保基金,都會在平台上留下痕跡,這讓醫保基金安全更有保障。
“住院病人花費的醫保基金份額很大,隻有讓慢性病患者少住院,才能把錢省下來。”歐陽玲說,“節省下來的錢,按照3︰5︰2的比例分配給村、鎮、縣。”
根據該縣今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的門診特殊疾病保障創新試點方案,在縣域醫共體按人頭總額預付的基礎上,城鄉居民門診特殊疾病醫保支付費用,由鄉鎮衛生院按人頭包干使用,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方便群眾就醫——
服務送到家門口
今年2月,南坪鎮忠陽村村民張小根突然感覺胸痛,家人把他就近送到南坪鎮衛生院。在這裡駐點幫扶的縣醫院心內科醫生王樂義,診斷其患急性心梗。剛做完心電圖檢查,張小根突然暈倒,心跳消失。王樂義果斷使用除顫儀對他進行除顫,用藥后緊急送到最近的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救治。幾天后,張小根康復出院。
在醫共體改革前,南坪鎮根本沒有除顫儀,更沒有人會用。為了方便群眾就醫,濉溪縣兩家醫共體醫院牽頭改善鄉鎮衛生院急救設備。採購19輛急救車,交由鄉鎮衛生院使用,對居民急救轉診實行免費服務,燃油費由牽頭醫院支付。
今年3月,縣醫院又在全省率先引進了一套新設備,讓醫生在醫院就能對急救車內的病人進行診療。在縣醫院的遠程會診室裡,記者看到,在一塊2米多高的屏幕上方寫著“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平台”,大屏幕上密密麻麻顯示著各種數據。正在採訪中,室內突然響起語音提示:“注意,有重症病人正送往醫院!”在這裡值班的神經內二科醫生於磊迅速拿起話筒,說道:“請把車內畫面切進來!”
幾秒鐘后,急救車內的實時畫面出現在大屏上。從古饒鎮秦樓衛生院送來的一名腦梗死患者正躺在車上,救護車上監測的血氧飽和度數據也出現在屏幕上。另一名值班醫生叢時兵一邊緊緊盯著屏幕,一邊向隨車醫生詢問病人的情況。於磊說,剛才平台收到信息時,急救室已開始做准備,等病人來了,不要再挂號、檢查,直接送到急救室搶救。
“就醫、報銷、買藥……醫共體改革每個環節的努力方向隻有一個,就是讓群眾更方便。”縣醫保局辦公室主任紀勇起說。
在距離濉溪縣城70多公裡的雙堆集鎮衛生院,一樓大廳裝飾一新,門口挂著“雙堆醫保服務站”的銅牌,屋內牆上張貼著辦事清單、工作制度,工作台前,工作人員正向前來辦事的群眾耐心講解著新業務流程。
雙堆集鎮熊廟村中許組村民許芝龍在這裡繳了280元錢,為剛出生的孩子辦理了居民醫保參保手續。他說,這項業務以前得跑到縣城辦,光坐車來回得用4個小時。現在不出鎮就辦好了。
今年4月,縣醫保局在11個鄉鎮衛生院設立了基層醫保服務站,將縣級醫保經辦機構的醫療保險登記、異地就醫備案、醫療費用手工報銷等10項經辦事項下放到基層醫保服務站,讓參保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高效、便捷的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31日 第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