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無為: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紅色故事

2021年06月15日15:5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安徽無為作為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鮮活教材和生動樣本。今年,無為市下大力氣打造、花真功夫挖掘、用多形式傳播,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學出質量、學出實效。

建好建強紅色基地 打造紅色課堂

皖江烈士陵園暨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無為市紅廟鎮,由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新館、新四軍第七師師部舊址、皖江烈士陵園三位一體構成,是無為市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紀念設施,也是安徽省領導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是無為市黨員干部群眾黨史學習教育熱門“打卡地”。

為進一步建強建優紅色基地,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高地,開辟“實景式”紅色課堂,無為市切實在保護革命遺址遺跡上下大力氣,在更新展陳、豐富載體、規范講解上持續發力,為黨員干部就近就便瞻仰學習提供便利。開展對皖江烈士紀念塔的維修加固工作,並制定管理辦法,細化保護措施,加強日常管護,目前已完成維修加固工作。

此外,在新四軍七師紀念館原有的8個展廳,800余件革命文物、20萬余字文字資料、500余幅圖片圖表基礎上,開辟了紅色講堂放映廳、紅色書籍閱覽室、入黨誓詞宣誓點,通過沙盤、浮雕、模擬場景、影像播放、圖文展陳、講解員講解、學習分享、入黨宣誓等多種形式,帶領黨員干部感悟初心使命,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今年以來,共接待各級部門、企業、社會組織1100余場,接待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散客等15萬余人。

挖掘提煉紅色精神 擦亮紅色品牌

無為市堅持以“打造1個重點紅色基地、提煉2種本土紅色精神、講活豐富紅色故事”為引領,不斷整合資源,挖掘內涵,發揮無為黨史“富礦”作用,擦亮無為紅色品牌,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加強黨史研究,組織老黨員、老同志等黨史優秀人才對無為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進行全面梳理、深入挖掘,編撰《新四軍在無為》《濡須風雲》《大軍從此過江東》《無為市中共黨史人物傳》等書籍,深入挖掘新四軍七師、渡江第一船等本土紅色資源,弘揚先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策劃制作《本色》《旗幟》《堡壘》《百年風雲無為路》等紅色視頻,創作、編排革命題材廬劇《鐵打的軍紀》、藝術黨課黃梅戲《紅杜鵑》、紅色廬劇《擂鼓詩人》等劇目,制作《誰不說俺家鄉好》《建黨100周年話說無為紅色記憶》電視專題片等,參與制作以新四軍七師為主題的電影《擘》,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精神力量。4月30日,無為市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新四軍七師成立80周年文藝演出暨電影《擘》開機儀式在新四軍七師紀念館舉行。

創新創優紅色體驗 講活紅色故事

無為市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廣泛開展黨史專題宣講,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黨史領域專家學者、先進模范、“五老”人員、學校校長等,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無為市委宣講團和“舉旗幟·送理論”初心宣講團、“濡須風雲”宣講團、新時代農民宣講團、育苗宣講團,形成“1+4”理論宣講體系,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今年3月,邀請渡江戰役“一等功臣”馬毛姐回到家鄉無為市劉渡鎮馬壩村,以“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沒有共產黨,窮人就過不上好日子”為主題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課。截至目前,各類宣講活動開展了500余場,宣講受眾2萬余人次。

同時,組織開展“祭掃英烈”活動,舉辦“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演講比賽、“濡須風雲知多少”黨史知識競賽、“憶黨史·銘黨恩”紅色電影展播、“百年光輝映初心”黨史圖片展等活動,探索開發紅色路線,開展“追尋無為紅——打卡無為紅色文化”活動,不斷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讓紅色資源活起來,讓黨史故事活起來,助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許成成)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