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广场 鲜活课堂寓教于乐

“这幅画是半塔保卫战的场景,当年啊,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罗炳辉将军率领新四军把日伪军打得溃不成军……”4月25日,在来安县半塔镇大刘郢村的“红色广场”上,59岁村民朱明星指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红色”墙绘,如数家珍般给孙子讲述那段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革命故事。
1943年,新四军二师师部迁至大刘郢村,让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从此登上革命的历史舞台。那段红色历史永远地镌刻在这片热土上,红色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一代代薪火相传。2019年,半塔镇投入225万元,在大刘郢村兴建新四军二师文化园,也就是村民口中的“红色广场”。广场处处融入红色元素,设有“鱼水情深”主题灯光雕塑、廉政主题宣传栏、红色革命历史人物传记展板、墙体革命彩绘、初心亭等6个景观区。整个广场集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休闲建设等功能,现在已成为寓教于乐的综合型广场,让广大村民在健身休闲的同时,随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色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鱼水情深”主题灯光雕塑,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周边500余平方米的红色墙绘更是蔚为壮观。晚上19时许,广场上响起了红色经典歌曲“红色娘子军”的优美旋律。广场西北角,一群身着新四军服饰的老阿姨,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广场东侧,一块2米长的电子大屏,正在播放红色电影《建党大业》,扣人心弦的革命故事,将红色力量延伸到了离村民最近的地方……
“看红色电影、跳红色舞曲、唱红色歌曲,已成为红色广场每天的固定节目。在耳濡目染中,像我这样的大老粗,对那段红色历史都已非常熟悉了,我也经常把故事讲给孙子听,这是我们红色文化的根,不能断啊。”朱明星说。
“大刘郢村红色广场只是半塔镇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把红色广场打造成红色教育的活课堂,在潜移默化中,让红色文化在群众心里扎根开花,结出红色硕果。”半塔镇党委书记张在兵说。
为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大刘郢村积极动员50多名民间文艺爱好者,组建了大刘郢村书画名家队伍、大刘郢广场舞队伍、大刘郢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等文化队伍,深入挖掘地方红色历史文化,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艺作品。2020年以来,该村已经在红色广场举办送戏下乡、本土书画作品展、文艺宣讲、广场舞大赛等红色活动20余场,参与观众3500余人次,已然成为半塔镇的“红色地标”。(张理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