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風景在路上 更好生活在前方(沿著高速看中國)

2021年05月03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藏工布江達縣巴鬆措——

  碧水雪峰迎客來

  本報記者 申 琳 徐馭堯 瓊達卓嘎

  4月的巴鬆措,白雲繞青山,綠水映游人。景區外,連接起西藏拉薩與林芝的拉林高等級公路蜿蜒穿越山嶺、森林,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因為沿線風光壯美,自然景觀類別豐富,拉林高等級公路已成為西藏旅游的熱門線路。

  杜越的飯店就開在公路沿線的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鎮上。這裡是進出巴鬆措的必經之地,一到吃飯的時間,店鋪門口常常車水馬龍。

  旅游旺季,杜越一天要招待七八十桌客人。“2/3的客人是自駕游,這在拉林高等級公路通車之前難以想象。”杜越說。作為西藏第一個自然景觀類的5A景區,巴鬆措曾經靜處深山,來游覽的游客不算太多。“以前由拉薩到這裡往往需要七八個小時,游客多數是跟團游,而且大多行程比較匆忙。”杜越回憶。

  隨著拉林高等級公路的開通,特別是2019年米拉山隧道通車后,拉薩到工布江達縣的路程縮短到3個多小時,巴鬆措也迎來了更多的游客。“這幾年巴鬆措的游客量每年都有顯著增長。”工布江達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仁青卓瑪說。

  隨著西藏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改善,工布江達縣接待區內游客比例逐年增加。當地景區順勢對旅游產品進行升級調整,增加了水上娛樂項目。“水上帆船等都大獲好評。”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邵忱說。

  “未來,西藏旅游經濟將越發火熱。作為拉林高等級公路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們將更好服務游客,通過旅游業帶動更多縣內群眾致富。”仁青卓瑪說。

  河北贊皇縣千根村——

  蓮藕園裡生機旺

  本報記者 馬 晨

  從太行山高速平贊段贊皇西收費站出口西行,來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贊皇縣千根村,經營農業產業園的郝曉飛和工人們正在藕塘忙碌。

  “一畝塘能收3000斤藕,還有泥鰍、小龍蝦,等到荷花盛開,游客特別多!”郝曉飛高興地說。

  千根村地處贊皇縣西部丘陵山區,距離縣城僅有9公裡路程。7年前,千根村還分布著眾多煤場,家家戶戶都有人在煤場打工。2014年,贊皇縣取締關停了全縣露天煤炭堆場。郝曉飛琢磨起轉型:“村裡引進了種植蓮藕的項目,我抓住機遇,在原先的煤場上辦起了農業產業園。”

  2020年7月,平贊高速修通。作為太行山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贊高速贊皇段縱貫贊皇縣中西部,不僅大大縮短了從贊皇縣到石家庄市區的時間,還促進了沿途產業發展。到郝曉飛的農業產業園游玩的客人也大大增加,旅游旺季時一天就有2000多人。

  贊皇縣趁熱打鐵,把路網建設作為連接生態區、整合生態資源的重要基礎,公路建設總裡程達到790公裡,構建了一張連接40多個景點的旅游路網,全域旅游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燕趙大地生機勃勃。這條穿越太行山區的國家高速公路,將源源不斷的活力引進大山,成了名副其實的“扶貧路、致富路、旅游路、發展路”。

  內蒙古土城子鄉平頂山村——

  漫山杏林結碩果

  本報記者 翟欽奇

  4月,驅車行駛在大廣高速內蒙古通遼段,遠處山坡一片潔白,仿佛被雪覆蓋。

  可那並不是雪,而是漫山盛開的杏花。此地,是奈曼旗土城子鄉平頂山村的萬畝杏林。

  20年前,這裡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地處燕山余脈,緊鄰科爾沁沙地,常年干旱少雨,一眼望去,千溝萬壑。2002年,幾經考察,平頂山村原黨支部書記杜福明在自家荒山上栽了10多畝杏樹,並結合退耕還林項目發動全村栽了200多畝杏樹。2006年,全村杏樹栽植面積達到了2500畝。

  春季補植,夏季採果,秋季剪枝,冬季管護。山在一點點變綠,植被在一點點恢復,村民的錢袋子一點點變鼓。

  2017年,當地遭遇了一場大旱。在種植杏樹之前,如果遇到這樣的天時,基本顆粒無收。但那一年,全村人都在忙著收獲扁杏。一名村民回憶起那個收獲季,仍然激動不已:“扁杏就是咱們村的‘鐵杆庄稼’!”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平頂山村的杏花香飄出了山溝溝。到2020年,平頂山村2/3以上的農戶都栽植了扁杏。如今,這裡已有杏林近萬畝。每年4月,杏花盛放,甚是喜人。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房子翻新了,道路通暢了,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土城子鄉還將山區地貌、古城遺跡、杏林花海打造成景點,以旅游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2020年,平頂山村人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

  眼下,當地正規劃發展扁杏加工產業,並鼓勵以杏林為基礎發展林下經濟。萬畝杏林間,農民們的致富夢,正在一步步實現。

 

(責編:黃艷、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