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誠信精神在稅收普法教育基地傳揚

2021年03月16日16:4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通過參觀稅文化博物館,我深刻感受到了燦爛的徽州稅文化。我們要傳承徽商優良傳統,堅守依法納稅、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理念。”近日,安徽省景泰建設集團財務人員劉文濤參觀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后說。

據了解,近年來,史學、考古、建筑學界已發掘出自宋代以來徽州文化史料80余萬件。在這些史料中,有大量涉及稅收的契約以及稅收告示、賬本、黃冊、魚鱗冊等賦役文書。於是,基於部分史料文物成立的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已成為稅收普法教育基地。

“穿越”回古代,了解徽州人誠信納稅

徽州稅文化博物館的創立源於機緣巧合。原黃山市地稅局領導在江蘇省泰州市參觀稅文化展覽時,發現所展出的古代稅票、契約文書,大多出自徽州。

“這些徽州文書體現的都是徽州人依法誠信納稅的契約精神,要保管好,讓新時代的徽州人銘記先人教誨,讓新時代的稅務人以史為鑒,更好地服務納稅人。”在當時博物館的創建研討會上,原黃山市地稅局局長陸群提議,創建徽州稅文化博物館不光是單純展示徽州文書,還要突出古徽州契約精神和誠信納稅意識,進行普法宣傳教育。

從邀請專家、收集藏品、展陳開館,隻用了不到7個月的時間,徽州稅文化博物館於2005年9月28日正式開館,館內分為“中國稅風、徽州稅韻、徽商與稅收、稅收與法治”四個專題展區。“中國稅風廳”分“中國歷代稅收”和“古代稅收趣話”兩部分內容,簡略地展示中國稅文化史﹔“徽州稅韻廳”則是整個徽州稅文化博物館的重中之重,在全館各展廳中所佔面積最大、陳列展品最多、涉及內容最廣。

“徽州稅韻廳”保存了大量文字、圖片、實物模型,再現古代納稅場景。從《徽州府志》和《徽州賦役官解全書》等展品中,參觀者可以感受徽州稅文化的悠久獨特﹔從黃冊、魚鱗圖冊、歸戶清冊和賬單賬本等展品中,參觀者可以一探這些僅屬於古徽州所獨有的征稅依據的“真容”﹔從“丈量步車”和地契等展品中,參觀者可以了解古徽州“田賦與丁賦”的稅賦情況﹔紅契、白契等展品則反映了古代徽州“房地契稅”的稅賦情況﹔厘捐票據等反映的是古徽州“厘金、已附加稅與貢品”等稅賦情況。可以說,館藏中的大量徽州稅文化文物,是徽州人誠信納稅傳統的歷史見証,反映了徽州先民良好的納稅意識。

從開館之日起就一直擔任講解員的王月玲說,帶領參觀者“穿越”回古代,讓他們看到完整的古代稅收征管流程是一件特別有意義也特別有意思的事。

祁紅建工集團董事長程杰在博物館參觀時,目光落在了一張泛黃的徽州文書上,這張文書契頭和契尾大小不一、紙張差異明顯,看上去比較奇特。文書旁的說明牌上寫著“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歙縣三十都一圖胡汝鎮等賣山白契(粘民國賣契執照)”。這張契約是在明代訂立的賣山合同,由於種種原因,胡汝鎮當時沒有繳稅,而由胡汝鎮的后代在民國再補繳的稅款,所以粘貼了民國賣契執照。聽完講解員的詳細介紹,程杰驚訝地說:“從明嘉靖十八年到民國時期,幾百年過去了,胡汝鎮的后代還不忘補繳老祖宗的稅款,誠信納稅的意識讓人嘆服。作為徽州人,我們也要繼續發揚古代徽商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將徽州人誠信納稅的意識代代相傳。”

孩子們依法納稅的觀念從博物館一點一點起步了

自創辦以來,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稅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第四屆、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山市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法治文化(法治宣傳教育)示范基地。

作為稅收普法教育的陣地,徽州稅文化博物館定位明確,把普法教育的重點定位在青少年群體,從青少年開始抓稅收普法,一步一步引導全社會學法、知法、用法、守法。

2017年4月11日,安徽省第一所少年稅校在歙縣新安小學挂牌。從那時開始,歙縣少年稅校的小朋友們就成了博物館的常客。歙縣新安小學教務主任、數學老師方日每年都會組織少年稅校五年級的學生參觀徽州稅文化博物館,趣味游戲、翻書軟件、小視頻等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學習形式,孩子們依法納稅的觀念就從博物館一點一點起步了。”方老師驕傲地說。

“通過參觀徽州稅文化博物館,我知道了稅收從哪裡來,用到哪兒去,也知道為什麼上學可以免學費了。”歙縣少年稅校小朋友洪鑫燦說,回家之后他要當一個小監督員,督促自己經商的父母依法誠信納稅。

據了解,博物館還依托每年的稅收宣傳月,與屯溪五中、荷花池小學、大位小學、黃山廣播電視大學等學校聯合開展“解讀千年稅史,解答百題稅法”和“稅月留痕”等活動,組織大學生和中小學生走進稅文化博物館領略稅收文化,進行互動式的稅收普法教育。

“面向未來,一方面我們要創新稅收普法宣傳,緊跟時代潮流﹔另一方面,我們要傳承好徽州稅文化文脈,體現其傳統性、優越性。”徽州稅文化博物館館長潘力介紹說,2021年,博物館將更充分地發揮在稅收普法教育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把博物館打造成功能強大、特色鮮明、影響力更大的稅收文脈傳承基地和稅收普法宣傳品牌。對博物館的將來,潘力信心滿滿、充滿期盼。(安瑞文)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