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藍”溫暖含山一座城

2021年01月25日17:1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完成應急救援、尋人、保障、宣教、培訓等任務200多起,出勤多達1500多人次,服務總時長達到8000多小時,受益人數達到11萬余人……這一連串數字,是安徽省含山縣藍天救援隊在2020年交出的成績單。近年來,含山廣大網友的朋友圈裡經常會出現風格統一的“尋人啟事”,落款都是“含山縣藍天救援隊”,這支由一批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自發組建的隊伍,漸漸活躍在含山的大街小巷、活躍在含山的山川河澤、活躍在疫情汛情第一線。

50分鐘,走失的老人找到了

“雖然我經歷了很多次救援、尋人行動,但上周五晚上不到一小時的尋人速度還是讓我很有成就感。”1月22日,含山縣藍天救援隊隊長許小紅在介紹隊裡的“尋人行動”時,語氣裡透著自豪。

市民裴先生的母親袁某某在含山縣人民醫院因病住院治療。1月15日17點20分至18點20分,裴先生離開病房去買飯,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袁某某自己走出了醫院,失去了聯系。裴先生發現老人走失后,趕緊查看醫院監控,並多方聯系親戚朋友幫忙尋找,但直到夜裡21時都沒有找到老人。情急之下,裴先生撥通了含山縣藍天救援隊的求助電話。

“我們是21點左右接到了電話,隨后經過核實,立即在工作群和志願者群裡緊急報備。21點20分,隊員緊急集合並從醫院開始分頭尋找。同時發動志願者提供線索,幫忙尋人。”許小紅介紹說。

很快,有志願者反饋信息,在竹園路菜市場有人看見這位老人在附近轉悠。含山縣藍天救援隊通過志願者提供的線索,與愛心人士取得聯系並趕到現場,將老人找到后,安全送回醫院,交給了家屬,當時的時間為21點50分。從接到電話的那一刻算起,全程沒有超過一小時。

從志願者到正式隊員

“救援和尋人是我們最常見的行動任務。目前隊裡4名隊員有國家四級應急救援員資質,2名隊員有五級應急救援員資質,潛水員2名,紅十字會講師1名。”許小紅介紹說。

許小紅自己平時做著裝飾公司的工作,他在2016年抗洪搶險的時候,親身經歷了含山兩起水域救援,接觸到合肥和蕪湖的藍天救援隊,被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打動,萌發了在含山成立藍天救援隊的想法。

在許小紅的奔走下,含山縣藍天救援隊籌建於2017年11月,並於2018年11月正式注冊。截至目前,含山縣藍天救援隊正式隊員發展到32名,志願者100余名。“我們出任務主要以正式隊員為主,但也有很多支持我們的志願者,成為重要的輔助力量和后備力量,我們也會在志願者裡選拔優秀人員成為正式隊員。”許小紅說。

丁麗娟是含山縣人民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也是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一直以來,她都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公益,但苦於沒有途徑。含山縣藍天救援隊的成立,讓她找到了組織。她從志願者做起,堅持參加各類行動,終於如願以償成為正式隊員。“我現在是隊裡的萬能‘配子’,哪兒需要哪兒搬。”丁麗娟笑著說,無論是一線行動、還是后方保障、或是平時組宣,她都能勝任。

隨著隊伍的發展壯大,2020年12月,含山縣藍天救援隊黨支部正式成立。

2020年,到處都有“那一抹藍”

除了日常的救援、尋人,含山縣藍天救援隊還積極投身於各類公益活動。2020年疫情期間,含山縣藍天救援隊成立了專門的消毒小組,執行防疫消毒任務80多起,出勤300多人次,防疫消毒服務時長達到1000多個小時,消毒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2020年春節剛過,許小紅和核心成員吳成平,就報備參加了省藍天救援隊組建的援鄂第一梯隊,馳援武漢並在防疫一線戰斗了15天。

防汛期間,含山縣藍天救援隊成立了專門的防汛備勤突擊隊,多次組織參加抗洪搶險任務,共出動100多人次,累計出勤770多小時,轉移群眾數百名,協助政府和愛心人士為林頭、運漕、陶廠等鎮和防汛點運送救援物資,並參加了廬江、無為、東至等重災區的聯合救援。

“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隊裡有2人被評為馬鞍山好人,2人被市裡評為防疫工作優秀個人,隊伍被評為市優秀防疫工作志願組織,並在‘百助杯’馬鞍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獲得優秀項目獎。”許小紅說,他希望在2021年,這支隊伍能更加壯大,有更多的人支持和投入到公益活動中來,還希望有愛心人士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專業救援設備不足的問題。

“15155559958,這是我們的24小時救援電話,記得幫我們宣傳一下,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知道。”許小紅說。(李佑勝)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