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區多舉措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2021年01月07日10:0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為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民生工程服務水平,近年來,合肥蜀山區堅持構建“公益化為前提、社會化為基礎、市場化為補充”的信息化、智能化養老運營模式,多舉措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切實保障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等需求,讓老人享受到便捷、專業、細致的養老服務。

堅持規劃引領,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蜀山區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的建設,站點設置日間休息室、多功能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康復訓練室、健身室、聊天棋牌室、培訓室等多類型功能室。

目前,蜀山區57個城市社區中已建並通過驗收的服務中心(站)57個,農村社區(村)已建並通過驗收的服務中心(站)5個。2020年度新建服務站點7個,年底前完成城市社區100%覆蓋。

加快社區居家養老食堂建設,採取“街道中心廚房+社區食堂+小區助餐點+配送入戶”的形式布局服務。

完善居家養老,落實老人社會福利待遇

該區為具有本市戶籍的70歲以上低保老人、70歲以上空巢老人(無子女)、90歲以上高齡老人每人每月600元的標准提供生活照料服務、醫療保健服務、家政服務、緊急救助服務、精神慰藉服務6類29項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惠及老人2900人。

建立空巢、孤寡老年人走訪探視制度。針對轄區散居的特困老年人、70周歲以上的無子女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三類群體開展探視巡訪工作。

做好高齡津貼發放工作。對具有蜀山區戶籍,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按月開展高齡津貼申報發放工作。2020年,蜀山區申報高齡津貼老人共計16570人,發放資金892.4萬元。

智慧健康養老,提升健康養老智慧水平

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充分運用互聯網+提升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水平。蜀山區利用“互聯網+養老”智慧養老模式,通過智慧養老平台,重點關注居家期間生活需要援助的特殊困難人群需求,開展陪同就醫服務,代購食品、藥物、生活用品等相關服務,對轄區獨居、失能、空巢等特殊老年群體進行精准關愛。

2020年度,蜀山區三裡庵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南七街道丁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榮獲了安徽省智慧養老社區示范點,蜀山區光明老年護理院榮獲了安徽省智慧養老機構示范點。

加強督查監管,確保養老機構安全運營

目前,蜀山區有養老機構共5家,其中公辦2家、社會辦3家。共有1422張床位,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20張。該區民政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局、衛健委、消防救援大隊定期對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電氣安全等內容開展安全檢查工作。

落實養老機構補貼發放,對於通過民政部門許可及備案的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及運營補貼。2020年度發放轄區社會辦養老機構補貼共計145.45萬元。

嚴格落實養老機構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及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及時消除隱患。(王穎 王勤 陳迎東)

(責編:范曉琳、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