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區新城社區:居民“跑腿員”跑出群眾“幸福感”

2020年12月07日14:0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大病救助,報送材料﹔退休認証,幫助辦理﹔人臉認証,上門採集……在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新城社區,有這樣幾位居民“跑腿員”,身邊居民有需求,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用雙腳跑出了服務群眾的“加速度”、跑出了群眾的“幸福感”。

熱心夫妻甘為鄰居跑腿辦事

住在新城社區華豐小區的朱文超就是這樣一位“跑腿員”。 2011年,華豐小區原屬公司破產后,小區交由新城社區管理。作為原公司職工,朱文超與住在這裡的人們都很熟悉,“基本上都是同事,大家都認識。”從那時候起,熱心的朱永超就成為了大家身邊的“生活幫手”。到社區辦理事務時,總會詢問鄰居們有沒有需要辦理的,幫忙代辦。慢慢地,大家都很習慣把一些事務交給朱文超幫忙辦理。就這樣,他成為了小區裡的第一個“跑腿員”。

朱文超的妻子張正林同樣也是熱心人。在藥房工作的她,很熟悉各項政策,幫老人開証明、報送大病救助材料等,這些年張正林做過很多次,“我們體力比老年人好些,跑跑腿也方便。”別人感謝時,張正林和朱文超總是朴實地一笑。

不光跑腿,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倆對身邊的老鄰居也多有照顧。小區裡住的多為老人,一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遇到事情都會第一時間聯系朱永超,“他特別好,年三十都會把對聯給我們貼好再回家。”華豐小區劉大爺提到朱文超,贊不絕口,“他在這裡,我們心裡就放心。”

“跑腿員”跑出服務“加速度”

為深化社區為民服務功能,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充分發揮居民群眾參與小區治理“五好”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城社區黨總支創新建立了居民“跑腿員”制度,包括朱文超夫妻在內,目前已經有6位志願者成為居民“跑腿員”,他們中有居民、有物業人員、有黨員志願者、還有社區工作者,遍布新城社區所服務的四個小區。

居民金恩鳳家住惠民新村小區,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她主動加入居民“跑腿員”隊伍,積極協助普查員上門登記信息,鄰居們需要報送材料到社區,她也積極幫忙代送。社區工作者許維萍也是一名“跑腿員”,居民到社區不便的時候,她總會上門服務,需要報送的材料,也會自行上門去取。“作為‘跑腿員’,就是要為居民做好服務,把這種精細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戶。”許維萍說。

近日,合肥市蜀山區在《關於健全社區自治體系,推動小區治理“五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圍繞小區治理的公共性事務,社區要建立有效承接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人民調解、公共衛生、群眾文化、社區養老、環境與物業管理等各類專門委員會,選齊配強樓棟黨小組長、樓棟長、文體員、治安員、調解員等“兩長多員”工作隊伍,推動形成“一居多會”、小區網格、樓院門棟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社區組織體系新格局。

立足社區實際,新城社區率先創建了居民“跑腿員”制度。接下來,社區還將繼續吸納熱心居民加入,用更多、更快的“加速度”,積極探索新型社區居民自治模式,引導居民自治,促進小區和諧有序,提升群眾的 “幸福感”。(王靜 陳三虎 徐冠男)

(責編:郭宇、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