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種業“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畝產破噸增產增效

2020年11月27日09:2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為了更好地促進再生稻生產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近日,豐樂種業與安徽宣城郎溪縣農業農村局共同組織專家組對郎溪縣濤城鎮“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進行實地測產驗收。專家組由安徽省農科院研究員吳文革為組長,省農技推廣中心站長汪永武為副組長,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局局長張韙、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副處長王奎、省農機推廣總站研究員孔令娟以及宣城、蕪湖、郎溪農業農村局的專家組成。

伴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進步而發展的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的腋芽萌發成苗,進而抽穗成熟的稻作類型。在陽光和熱度不夠種植兩季稻,種植一季稻又有多的地區種植再生稻,具有一種兩收,省種、省工、省水、省藥、省秧田的優勢,經濟高效,增產增收。再生稻米具有米質好、食味佳、無污染等諸多優點。發展再生稻是確保糧食安全和滿足市民對稻米品質高要求的一個重要舉措。

“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畝產噸稻增產增效

測產現場,田間的再生稻正處於黃熟期,稻粒金黃,粒粒飽滿,一派豐收的景象。專家組實地考察了種植現場,隨機選取了3塊田進行機收,丈量實割面積,稱取濕谷重量,測定含水量和雜質率,按籼稻含水量13.5%折算標糧產量,平均畝產459.2公斤,加上頭季平均畝產600.6公斤,畝收1059.8公斤,實現“一種兩收、畝產噸稻”,大大節約了種植戶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今年天氣異常,再生稻種植中,頭季長期陰雨寡照,再生季又遇低溫冷害,很多品種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而“豐兩優香一號”因生育期適中、米質優、抗寒性好等特點,表現出了超強的豐產穩產性能,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表示這是今年所看到的表現最好最優異的再生稻。據悉,郎溪再生稻種植戶涂士銀將自己生產的再生稻稻谷加工成大米,以每斤5元的價格通過網絡對外出售,供不應求,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豐樂種業推廣“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已有十多年,該品種米質優,具有茉莉香味,適口性好,做再生稻綜合性狀優異。去年,公司與安徽白湖農場合作建立“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萬畝示范田,兩季合計平均畝產超過1000公斤,創造了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高產典范。2020年,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於印發2020年合肥市再生稻生產技術要點的通知》,指出“豐兩優香一號”十分適宜安徽淮河以南稻區作再生稻栽培。安徽安慶、宣城、蕪湖,河南信陽以及江西九江等地農業主管部門紛紛出台政策促進再生稻的種植生產,將“豐兩優香一號”納入種植補貼品種。在安徽蕪湖縣,“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推廣面積大,獲得了當地政府和農民的認可,被作為抗疫情、保春耕的典型在央視新聞聯播中播出。十多年來,豐樂種業為農戶提供“豐兩優香一號”再生稻良種上千萬公斤,推廣面積達700萬畝。

為了惠及再生稻稻作區更多農戶,豐樂種業組織農業技術骨干進行品種篩選和科研攻關,主持起草了《沿江地區再生稻栽培技術規程》以安徽省地方標准頒布。通過自主科研攻關和品種合作等方式又篩選出“鵬優1269”“豐兩優3305”等米質等級更高、抗病性更強、株葉形態更適宜的再生稻品種,加大再生稻種植模式的宣傳推廣,促進再生稻種植面積的快速發展。

張韙在此次測產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安徽省再生稻技術總結、品牌建設,把產業鏈融會貫通,形成由種業企業提供優良品種,政府對種植大戶給予政策扶持,品牌米企加工優質、安全、綠色、健康的再生稻大米的產業鏈各環節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面。(王中花 楊尚軍)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