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康美達面業:從一粒麥子到多元面粉的完美嬗變

2020年11月26日09:55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一粒飽滿的麥子,到一袋白花花的優質面粉,需要多少步驟?宿州市靈璧縣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安徽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40多道工序。

在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廣袤的皖北平原麥苗青綠,處處是希望的田野。

安徽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內,偌大的工廠內,工人不多,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有序出入,轟隆隆的機器熱火朝天地開動著。即使在包裝車間,也沒有出現傳統面粉廠粉塵滿面的情形,讓人很難和傳統的面粉加工車間聯系起來。

康美達面業廠區。張俊 攝

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小麥粉生產、營銷的現代民營企業,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日處理小麥600噸。

康美達面業的生產車間,每層都是智能化的機器在作業。在這裡,一粒小麥需要經過40多道工序才能實現完美蛻變。

“收儲的麥子經過處理后,經過原糧提升機,把小麥裡的碎石子等雜質進行初篩,通過振動篩除麥秸稈等雜物,再經過吸風分離器、毛麥倉、配麥器等進行新一輪篩除,再經過噴霧著水機、磨粉機、面粉絞龍、磁選、打包機等工序,全程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從小麥到面粉的轉變。”生產廠長張來成告訴記者,小麥到面粉光清洗過程就高達30多道,嚴格地質量把關才能保証面粉的質量。

在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一棟獨立的小樓是公司的“智慧大腦”。這是靈璧縣“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創建工程中康美達面業的小麥加工品質分析實驗室,“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面粉行業已經實現了民用粉的專用化,專用粉的附加值可以是市場粉的兩倍多,對於各類專用粉的需求,需要從原糧抓起,確保每一道工序的完善。”張來成介紹。如今,公司的每一類新產品的研發,都要經過實驗室反復的實驗,確保配比質量后才能進行生產加工。

康美達面業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檢測面粉品質。張俊 攝

目前,康美達面業主導產品有“康美達”“豐樂”系列等級粉和各類專用粉,共有五個大類二十多個品種的各色面粉。

“以前公司就是個小作坊,后來經過發展壯大,從單一的制作面粉到現在可以實現制作特制一等粉、特精粉、麥心粉、餅干專用粉、顆粒粉、饅頭粉、糕點粉、餃子粉、高級雪花粉等數十個品種,提高了面粉的附加值,也滿足了老百姓餐桌食品多樣化的需求。”康美達面業相關負責人說道。

如今,康美達生產的面粉,粉色純白、粉質細膩、口感香甜、適應性強,產品暢銷安徽、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河北、山西、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深得廣大顧客的信任和喜愛。

康美達面業部分產品。張俊 攝

作為靈璧縣“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之一,康美達積極推廣優質糧食品種,實施基地建設和訂單種植,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優質、綠色原糧生產和供應。

康美達面業採取“公司+基地+種糧大戶”的模式,發展優質原糧基地和訂單農業。建立優質糧源基地,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進行標准化建設。通過定向投入、專項服務、良種推廣、訂單收購等方式,保障企業“好糧油”加工原料和市場優質糧食產品的穩定供給。通過實施“中國好糧油”示范工程,“優糧優產”項目在實施期內每年推廣2-3個優質小麥品種,與種糧農戶簽訂糧食訂單,使優質小麥產量提高30%以上, 按照“優糧優購”的原則,以高於本地市場價40-100元/噸的價格回收訂單種植的優質小麥,使合作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種糧農民增收20%以上,真正體現出“種出好糧食,賣出好價錢”,從而增加優質糧源有效供給,帶動種糧農民增加收入,保証城鄉居民對綠色營養優質產品的消費升級,滿足老百姓餐桌需求。

康美達面業生產線。張俊 攝

從吃飽、吃好到吃出健康,從單一的面食到多元化的品種,老百姓的餐桌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營養,越來越安全,“中國好糧油”示范工程的實施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大舉措,也是黨的惠民政策真正體現。(楊賽君)

(責編:關飛、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