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住了快60年,選擇回遷安置就是還想繼續住下去,對這裡的感情太深了。”合鋼三廠生活區居民吳本蘭此前在合鋼三廠生活區及周邊地塊改造項目交房現場表示。對老“合鋼人”來說,期盼已久的“安居夢”即將實現﹔對合肥的主城區廬陽來說,高端商務樓宇鱗次櫛比的濉溪路(北一環)又將醞釀起未來的高光時刻:舊鋼廠生活區舊貌換新,千余戶居民待遷新樓。
目前,合鋼三廠生活區已進入房屋拆除階段。整個改造項目佔地約85.2畝,有居民樓38棟、涉及居民1088戶,總建筑面積約6.2萬平方米。2019年11月,合鋼三廠生活區及周邊地塊改造項目啟動協議簽訂工作。截至11月16日,已簽訂協議1069戶,協議簽定率為98.25%,現完成交房且具備拆除條件的有1046戶,預計12月底完成項目主體房屋拆除工作。
合鋼三廠在老合肥人的記憶中有著無法磨滅的印記,上世紀50至90年代,它是濉溪路一帶工業集中區中的顯赫一員。日夜火光沖天的巨型煉鋼爐旁就是家屬區——灰色筒子樓、老式大板樓、紅磚黑瓦小平房……這裡幾乎是幾代人的全部青春。“
隨著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在合鋼三廠的舊廠址上,合肥高檔寫字樓群財富廣場和合肥宅之“上品”栢景灣小區拔地而起。隨之而來的是,以“鋼鐵大樓”為代表的工業集中區時代成為歷史,一個以新“地標”財富廣場為代表的現代金融總部集聚區拉開新時代城市轉型升級帷幕。
而佇立在財富廣場斜對面、始建於1958年的合鋼三廠生活區中的建筑物卻大多牆體斑駁、設施陳舊,與繁華街景形成了鮮明對比。老鋼廠生活區的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正與時俱進。趙林在將家門鑰匙鄭重地交到街道的工作人員手中時,心中雖不舍卻又萬般期待。“我在這裡住了50多年,舍不得也要舍得。”趙林說,是該改造了,對面是高樓大廈,這邊卻像個城中村,路面坑窪不平、設施年久失修、樓棟陰暗潮濕……居民們都渴望改造。2019年3月,相關街道的摸底數據顯示,小區改造待同意率超過95%。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項目清空交房現場,廬陽區在合肥市率先採用實時直播的方式,讓居民實現“線上線下”“場內場外”全過程參與,居民能自主安排時間,錯峰入場。而這樣一種透明、公正、公開且有數字科技助陣的工作方式,凸顯了當地政府推進“陽光政務”和“智慧廬陽”建設的底氣和決心。
每一次舊城改造“棋子”的落定,既是廬陽擘畫城市高質量發展藍圖的順時應勢之選,也是政府回應民生關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典型。像這樣大面積、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項目,在廬陽區歷史上屈指可數。近年來,該區深入推進老城保護更新戰略,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打造宜居宜業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隨著危舊房、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廬陽區始終將該項工作作為推動發展高質量、治理高效能、生活高品質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來,該區重點對一裡井(合瓦路與臨泉路交口西南角)、望城片區(北二環路以北、阜陽北路以東、虞向路以南)、三孝口片區(金寨路與長江路交口東北角)等14個危舊房片區和城中村進行了改造,征遷總面積達185.8萬平方米﹔現已建成暢和家園、四裡河畔、梅小店等多個生活區,新房面積近273萬平方米﹔讓涉及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科研所、四河片區等區域的10000余戶居民回遷安置,總面積近123萬平方米。
近年來,勞動村、北五裡井、建材一廠、合鋼三廠等廬州“老地名”慢慢消失在合肥人的視野。與此同時,眾多廬陽居民從環境落后的老舊小區搬入新居,享受到優質便捷的生活環境。這些變化,正體現了一座城市砥礪奮進,躍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 (王凱 張家慧)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