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優等生”

2020年11月05日07:50  來源:合肥在線
 

  潮起江海,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合肥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一體化發展邁出了鏗鏘步伐,激蕩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省會經濟圈”升級為合肥都市圈之后,合肥市持續發揮核心城市的關鍵作用,激活區域經濟發展“一池春水”。今后,合肥還將繼續引領帶動合肥都市圈做強做優,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爭當“優等生”。

  交通 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漸行漸近

  11月3日,“合肥軌道”公共服務APP累計注冊用戶突破300萬,二維碼乘車日均進站超24萬人次,成為目前軌道支付的首選。此外,長三角區域地鐵城市二維碼過閘互聯互通用戶已逾255萬,日均使用量超過2萬人次。

  為助力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還狠抓工作落實,已實現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寧波、溫州6個城市軌道交通二維碼手機掃碼過閘“一碼通行”,長三角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地鐵掃碼乘車互聯互通的城市群。

  6月底,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南段正式運營,合肥到杭州最快隻要2小時。“十三五”以來,合肥“時鐘形”高鐵樞紐進一步完善,全市鐵路營運裡程達到671公裡,其中快速客運鐵路375.4公裡,鐵路網密度588.6公裡/萬平方公裡,遠遠超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為了共建長三角軌道交通網絡,合肥市還在不斷暢通沿江和省級高鐵大通道。當前,合新高鐵、巢馬城際、新合肥西站等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當中,開工指日可待。有序推進的沿江高鐵武漢~合肥~南京段項目,將強化長江經濟帶沿江東西鐵路大通道能力。

  軌道交通的發展,只是合肥市深入融入長三角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合肥公路骨架不斷完善,以合肥為中心,覆蓋市域、輻射城際、連通蘇浙滬的公路網正在形成。目前,合肥公路總裡程達2.1萬公裡,公路密度達183.61公裡/百平方公裡。

  在水運方面,合肥市還將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港航協同發展,參與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積極推進與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開展鐵海聯運、江海聯運。在航空方面,接下來,合肥市將以新橋機場為依托,加強與滬蘇浙航空樞紐功能對接,合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

  人才 各路“千裡馬”在一體化中競相奔騰

  發展高質量離不開人才高層次,發展一體化離不開人才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離不開人才大格局。近年來,合肥堅持“人才強市”戰略,持續為有真才實學的人投入真情實感和真金白銀,努力讓各類人才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

  10月29日,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在合肥開幕。這次峰會吸引了各路“伯樂”,他們要通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展示自身企業的特長和優勢,在長三角一體化征程上尋找更多“千裡馬”,以便今后更好地策馬奔騰。

  今后,合肥市將推進與長三角城市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服務政策有機對接,在人才認定和待遇享受、公共服務、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探索實施“雙跨雙享”政策支持,促進人力資源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在區域間有效流動和優化配置,打造一流人才生態環境。

  同時,積極參與發布長三角各省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舉辦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會暨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組織用人單位進高校開展專場招聘,主動聯合開展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促進重點就業群體就業創業。

  科創 “兩心同創”帶來更大發展新機遇

  今年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著名經濟學家、安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范恆山表示,作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同時還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勢明顯的區位為合肥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除了區位優勢,如今的科技創新優勢也讓人羨慕。范恆山認為,當前,合肥市是全國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在合肥有一大批重要的國家實驗室,還有一批大科學裝置,正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這些都讓合肥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在范恆山看來,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之下,合肥市要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做好統籌規劃,抓住科技創新的重心和新型產業發展迅速的亮點,巧妙運作,來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范圍內,目前有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個在合肥,一個在上海。為此,接下來,合肥市將繼續推動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發展,共同推進聯合研究基金設立運行,探索推進規劃、管理、設施、項目、平台、人才的聯動,促進管理方式互通、創新模式互鑒、科技攻關協作、成果轉化協同。

  同時,合肥市還將堅持提升拓展和開放共享已建成的全超導托卡馬克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長三角大科學裝置集群化發展和開放共享機制建設,實現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用戶、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設施運行水平和效率。

  另外,支持政府、高校、院所、企業互建共建各類研發機構,積極爭取長三角優質的研發類功能型平台落地建設,推進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賽迪研究院、中科院蘇州納米研究院、浙江之江實驗室等一批知名機構在肥建設分支機構。

  產業 協同發展收獲更多共享新成果

  6月20日,合肥優質生態龍蝦及蝦稻米、龍蝦加工品等產品“組團”亮相上海。當前,合肥市養殖的龍蝦近60%銷往了長三角地區,市內各規模龍蝦基地與上海、南京、常州等國內大型龍蝦交易中心也長期合作。合肥小龍蝦在長三角備受青睞,只是產業發展受益於一體化發展的一個典型。

  去年,安徽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先進結構材料4個產業基地入選首批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工程。其中,前3個集群在合肥。在合肥,目前已擁有物聯網、生物醫藥、環境產業、金融科技、科技成果轉化小鎮5家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挂牌園區,園區內產業集聚已初具規模。

  接下來,合肥市也將依托合肥豐富的優質創新資源,加速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引進更多滬蘇浙新興產業主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醫療、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攜手打造未來產業發展新高地。

  同時,不斷深化瑤海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范園(物聯網)、肥西生物醫藥合作示范園、合肥上海產業園、安巢青浦工業園、蜀山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等合作園區建設,共同打造跨區域的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型示范園區。

  另外,合肥市還將支持相關縣(市)區、開發區與上海臨港集團、蘇州工業園、寧波舟山港等滬蘇浙產業園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戰略合作,推動產業資源在長三角地區市場化配置和雙向流動,探索“共建共享共贏”新模式。

  圈起“你我他”激活區域發展“一池春水”

  9月16日,合肥都市圈工業產業(鏈)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擁有第一批215家會員,聯盟以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各項難題,提升合肥都市圈自身輻射帶動功能、提升合肥都市圈工業產業鏈穩定性與競爭力為目標,將共同推動合肥都市圈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

  從省會經濟圈到合肥經濟圈,再到合肥都市圈,這個“朋友圈”邁出的每一步,都備受關注。近年來,合肥都市圈注重共融發展,一體化發展已取得階段性成效。2019年,合肥都市圈實現生產總值23402億元,佔全省的比重超過了六成。

  如今,合肥都市圈既是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又是安徽省“一圈五區”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合肥都市圈涵蓋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蕪湖市、馬鞍山市、桐城市、蚌埠市8市。

  規劃共繪穩步實施,交通共聯不斷完善,產業共興深化拓展,環境保護共同推進……如今,合肥都市圈已成為安徽省經濟最發達、最具發展活力、綜合實力最強、開放性最高的區域。毫不夸張地說,這個“朋友圈”已經成為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的最強勁引擎和最有力支撐。

  這個朋友圈的吸引力正越來越大。下一個加入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會是誰?一個明確的信號是,當前,銅陵市正在就加入合肥都市圈開展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而合肥市相關部門已明確表示,對銅陵市整體加入合肥都市圈表示歡迎。

  各種政策的密集出台,也加速了合肥都市圈發展的步伐。2月,《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印發﹔3月,《合六經濟走廊發展規劃(2019-2025年)》發布。未來,這個朋友圈將致力於“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和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記者 方佳偉)

(責編:吳西露、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