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銀行”結碩果:濃了鄉情 淳了鄉風 興了鄉村

陳浩 張俊

2020年10月21日06:3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牙膏、香皂、臉盆,這一天,安徽省霍山縣單龍寺鎮迎水庵村村民項發應在村頭的“文明超市”選購了3樣日用品。與往常不同,她沒有使用現金或是移動支付,而是掏出一張“文明存折”,兌掉了上面的20個積分,這是村裡對她年初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的獎勵。

在霍山,由“文明銀行”發放的“文明存折”可是個好東西。群眾隻要做了文明事,折子中的積分就會相應增加。作為“回報”,積分不僅能兌換日用品,在產業發展缺少資金時,還能從銀行拿到純信用貸款。來去之間,當地的鄉情更濃了,鄉風更淳朴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路子邁得更穩了。

9月29日,霍山聯合村鎮銀行向鄉風文明戶金學東(圖中)現場授信,並發放純信用貸款。霍山聯合村鎮銀行供圖

讓有德者有“得”

“真沒想到,積分還有這大作用哩。”說這話的,是同為迎水庵村村民的金先路。

老金,村裡公認的“好人”。論家和,他是孝老愛親的模范﹔比勤勞,他是有名的生豬養殖大戶﹔談奉獻,今年疫情期間,他在卡點一待就是30多天。正因為此,他攢下了400多個積分。整個迎水庵村,就屬他分最多。

積分有啥用呢?據了解,“文明銀行”推行之初,積分能以1分=1元在指定超市兌換商品。而現在,它的用途遠不止於此。

今年9月,迎水庵村將積分超過100分的農戶資料報至霍山聯合村鎮銀行。后者進村入戶,對有產業發展路子、但缺少資金的農戶進行走訪、授信。干了十幾年生豬養殖的老金拿到了20萬元授信,還是純信用的。

“文明存折”中的積分幫助迎水庵村村民金先路拿到了20萬元銀行授信,助力他發展生豬養殖。張俊 攝

“不久前,家裡買豬飼料還差錢。正著急呢,想到咱還有20萬元授信,就貸了1萬塊。”金先路透露,這筆錢隨借隨還,按天計息,每天利息還不到2塊錢。“沒想到,‘文明銀行’裡的積分,能從真正的銀行貸到款。”眼瞅著飼料“到位”,豬圈中的生豬茁壯生長,他堅定地說,“今后,做好事的動力更足了。”

在霍山,像老金這樣做好事、得實惠的人還有不少。

“2019年初,為鼓勵大家當文明人、多做好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契機,霍山縣積極打造‘文明銀行’。”據霍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楊龍介紹,實踐中,當地堅持精神鼓勵+物質獎勵原則,“讓有德者有得”。他說,隻有文明行為能給群眾帶來“面子”和“裡子”,“文明銀行”才能最終“結果”。

記者了解到,按照霍山縣制定的《文明積分評分標准》,群眾在脫貧致富、遵紀守法、孝老愛親等八個方面表現優異的,經所在村(社區)評議委員會評議,就能獲得“文明銀行”獎勵的積分。同時,鼓勵鄉鎮(街道)、村(社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完善加分項。可以說,關乎文明的大事小情,都在加分范疇。

楊龍告訴記者,眼下,按照縣裡部署,霍山各鄉鎮(街道)均已成立“文明銀行”,共計發放統一制式的“文明存折”近2萬份,總積分接近百萬,新改建“文明超市”99家,供大家兌換日用品。

此外,已在單龍寺鎮、下符橋鎮開展文明積分信用貸款試點。截至9月末,共計投放貸款810萬元,涉及農戶82戶。

霍山縣單龍寺鎮迎水庵村的文明超市內,村民正在挑選要兌換的商品。張俊 攝

鄉風轉變之“多”與“少”

推廣一年多時間,“文明銀行”為霍山帶來了哪些改變?群眾對其又持何態度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一線,一探究竟。

“以往,在農村,比得最多的是誰家的房子闊、誰家的紅白事排場,現在比的是誰家的積分多!”迎水庵村村民沈申才的一席話,說出了大家對“文明銀行”的認可,或者說是“追捧”。正因為這樣,一系列改變正悄然發生。

“左鄰右裡間,拌嘴的少了,互助的多了﹔年輕人中間,游手好閑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紅白喜事上,大操大辦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迎水庵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許秉飛說:“一多一少之間,鄉情濃了,鄉風更淳朴了。”

霍山縣的“文明存折”。張俊 攝

同時,他介紹,“文明銀行”自帶的正能量,大大壓縮了不文明行為的生存空間。據了解,在該村,有一個“紅黑榜”,文明積分多的上“紅榜”,某一項做得很差,或是存在一票否決事項的,上“黑榜”。“去年,有一位村民上了‘黑榜’,今年他‘知恥后勇’,改進很大。”許秉飛說。

而在霍山縣單龍縣鎮黨委書記汪明勇看來,“文明銀行”通過精神和物質獎勵,充分體現了文明的價值,可謂“教化於無形”。由此,基層治理過程中的一些積弊,得以迎刃而解。

“在‘文明銀行’的推動下,文明已然成為霍山的幸福底色和內在氣質。”霍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潤之告訴記者,2019年以來,全縣共計評樹各類先進典型3000余人次,“脫貧之星”“文明之星”遍布城鄉,更有50余人分獲省市級道德模范、志願典型,1人當選“中國好人”。

霍山縣居民金先路展示他的“文明存折”。張俊 攝

鄉村振興中的“文明力量”

“無論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是鄉村振興,‘鄉風文明’都是要求之一。這既道出了鄉風文明的重要性,也說明其尚有提升空間。”談及“文明銀行”的設計初衷,霍山縣委書記項躍文告訴記者,此舉正是為了讓鄉風文明這一理念“落實落地落細,不落空”,量化並激發老百姓身上的小真、小善、小美。

積分兌換商品,所需的資金由誰負擔?對於記者的疑問,項躍文介紹,“我們將既有資金進行了整合,同時,通過財政列支、接受社會各方捐贈方式補充經費。”

對於“文明銀行”的作用,他直言,一方面,文明的力量是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文明銀行”的一些制度設計,推進了兩者的順利實施。

以信用貸款為例。

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中,第一條便是“產業興旺”。眼下的農村,產業大戶是發展主力軍。用霍山縣下符橋鎮黨委書記程業清的話說:“大戶才能發揮規模效應,但同時,流動資金壓力也不小。”

文明積分達到一定門檻后即可申請信用貸款,正是對文明大戶的有力支持。霍山聯合村鎮銀行行長楊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的設計,既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金融力量,也幫助銀行獲得了一批優質客戶。

再以積分兌換商品為例。

記者在當地一家文明超市看到,貨架上除了一些日用品外,霍山黃芽、野生葛粉等從貧困戶手上收來農產品也赫然在列。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貧困戶收入,推廣了地方特產,一舉兩得。

一年多的實踐,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文明銀行”歷經了從想法到雛形,再到“遍地開花”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對於“文明銀行”倡導的文明理念,霍山30余萬干群已“入腦入心”。

十月的大別山腹地,滿山金黃,碩果飄香。在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全面開啟的歷史節點,“文明銀行”將如何進一步拓展內涵、又將為霍山帶來怎樣的更大改變,值得期待。

(責編:關飛、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