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涇縣黃希鬆:仁心筑夢勇前行 杏林春暖鑄醫魂

2020年10月20日10:2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在涇縣黃村鎮衛生院中醫館,四處可見來自國內各地患者送來的感謝錦旗。而這些錦旗都是送給該鎮衛生院的名中醫黃希鬆的。

黃希鬆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5歲時黃希鬆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沒有編制的赤腳醫生。根據安排,黃希鬆被分配到全縣條件最艱苦、最偏遠的桃嶺村,交通閉塞、信息匱乏、生活艱苦,這樣的環境能把人憋出病來,但黃希鬆背上包裹,一頭扎進了崇山峻嶺間的桃嶺村,一待就是十五年。

這十五年是黃希鬆人生中最具青春活力的十五年,自從邁進大山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這意味著失去和付出,但他毫無怨言,決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2003年,在多次考核考聘中脫穎而出的黃希鬆,受到了縣衛生部門的關注和重視,被調任到黃村衛生院工作。

2007年,全國全省首次中醫執業資質考試拉開序幕。作為一名中醫從業人員,黃希鬆無論從年齡還是學歷上都已經不佔優勢。在參加考前兩個月的培訓時,他了解到自己是那一批報考者裡年齡最大、學歷最低的一個中醫,甚至連主考教授都勸他放棄,因為兩個月時間將中醫理論知識點全部掌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沒有資質就等於沒有行醫資格,多年的功夫不就白費了嗎,他從內心裡鼓勵自己不要放棄,更不能放棄。兩個月以后,黃希鬆以全班第一的成績順利通過考試,如願拿到了中醫執業醫師証書。

每每提到他治病救人的事跡,黃希鬆醫生總是謙遜地說,“這是我的本職所在”。在黃希鬆看來,做好事可不僅僅局限於治病救人,他把眼光投向了社會上眾多的弱勢群體。

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就是黃希鬆關注的對象之一。今年春節前,黃希鬆自費2萬多元購買了棉被、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前往涇縣琴溪鎮敬老院看望老人,並現場為他們義診。這已經是黃希鬆第二次到敬老院獻愛心了,他還表示,這種活動他會一直做下去,他要讓更多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關愛。

黃希鬆關注老年人不僅僅體現在去敬老院慰問上,當選涇縣第十屆政協委員后,他積極履職,關注社情民意,在年初縣十屆一次會議上提交的提案就是關於敬老院管護人員隊伍建設方面的。黃希鬆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全縣13所鄉鎮敬老院供養近千名農村五保對象,88名管護人員中60歲以上的超過一半,小學文化程度以下就有40人,健康教育知識缺乏、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低是真實的現狀。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加強對老年人管護人員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格外重要。黃希鬆建議縣民政局牽頭通過招聘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敬老院管護人員隊伍,通過定期培訓等方式讓更多的管護人員熟練掌握健康教育知識。

該提案交辦后,引起了縣政府和民政部門的高度重視。民政部門要求各鄉鎮敬老院在招聘管護人員時要對年齡和文化程度提出統一要求,並決定從今年起、從人數較多的敬老院試點配備醫務室,建立健康教育的第一道保障。

除此之外,黃希鬆還積極參加各類聽証會,傾聽社情民意,反映群眾呼聲。他說自己現在有兩個本職,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政協委員,他會傾盡全力扮演好這兩個角色,在為民服務路上永遠不會缺位。 他就是扎根在基層的一面鮮紅的旗幟,矗立在平凡的崗位,守望著生命新的春天!(施嫻麗) 

(責編:歐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