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產品“開進”高速驛站 安徽“交通+扶貧”再提速

2020年10月14日10:0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10月14日電(楊賽君) 銅陵的白姜、皖南的茶葉、大別山的稻米、長豐的新鮮蔬果……在龍門寺高速服務區,消費扶貧展台的各類農特產品玲琅滿目,時不時有游客下車選購扶貧產品。安徽通過大力開展交通領域消費扶貧活動,組織動員交通運輸各行業積極參與消費扶貧,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龍門寺服務區的扶貧產品展示台。楊賽君 攝

小小服務區 愛心大扶貧

“小青菜87斤,毛豆米26.5斤,大白菜48斤,孫大爺,票您收好了,月底統一給你們結賬。”說這話的是龍門寺服務區餐廳的廚師長王軍。每隔幾天,他都要向長豐縣馬郢社區的貧困戶菜農收菜,“老百姓自家菜園裡的蔬菜,新鮮又健康,我們已經連續多年從村裡下單採購,既滿足了餐廳的需求,又給貧困戶解決了賣菜難的問題,一舉兩得!”

孫門發是馬郢社區的貧困戶,他和老伴身體不好,在家靠幾畝薄田度日。如今龍門寺服務區把自家蔬菜“兜底”了,他再也不用早起趕集又擔心賣不掉蔬菜了。“服務區定期到村裡收菜,我們有空就送來,種多種少都不擔心,真是實實在在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從2017年開始,龍門寺服務區便與馬郢社區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雙方建立“龍馬合作社”,成為指定“扶貧供貨商”。3年多來,龍門寺服務區開展此類採購工作達227次,共計採購農產品合計45萬余元。

2018年年底,龍門寺服務區還開設了“馬郢計劃手伴小賣部”這樣一個扶貧窗口,主營銷售長豐草莓、西瓜、紅薯、水果玉米、有機蔬果等長豐縣特色農產品。2019年銷售農產品達40萬余元,年底順利為馬郢每位年長居民進行了分紅。

 

 

豐樂服務區農民豐收節展台。楊賽君 攝

同樣,在安徽首個標杆服務區——豐樂服務區,農民豐收節現場展銷會仍在持續,數百種扶貧產品正在熱銷,借助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客流高峰,通過展銷、直播、互動、民俗舞蹈等形式展示農業農村新變化,深入助力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

龍門寺、豐樂服務區的扶貧展銷只是安徽驛達公司消費扶貧的一個縮影,從2015年開始,安徽交控集團驛達公司不斷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積累精准扶貧經驗,圍繞“精准”做文章,逐步形成了“原產地特色展銷+訂單採購+便利店連鎖推廣+貧困人口就業+愛心幫扶助困”五位一體扶貧模式,立體化打造高速公路精准扶貧新窗口。

“我們選取車流人流量較大、土特產品集中、地方文化濃厚、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服務區土特產品原產地展銷館,重點發揮產品展銷、地方展示、文化旅游宣傳等綜合作用,展示和銷售全省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特色農副產品,目前已在梅山、香鋪、太湖、颍上、牛頭山等8對服務區建立了貧困地區產品展銷館。” 驛達公司市場發展部部長張成林介紹,驛達服務區還堅持“當地招聘、就近用工”的原則,優先招聘建檔立卡貧困戶員工,吸收了一批貧困地區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在寒暑假,服務區還積極聯系當地村、社區,給貧困家庭的大學生提供兼職崗位,每年寒暑假均有數十名貧困大學生成為服務區臨時收銀員、疏導員和服務員。據統計,累計招聘的貧困人口近2000人,其中零就業家庭180余戶。

馬郢社區貧困戶種植的蔬菜賣到了高速服務區食堂。楊賽君 攝

扶貧助困 貢獻交通力量

扶貧助困,安徽交通貢獻力量。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大力開展交通領域消費扶貧活動。

在合肥乘坐地鐵的游客會驚喜地發現,在合肥軌道1、2、3號線上各安排1輛“消費扶貧專列”,採用全景式主題包車形式,結合二維碼掃碼,分別在列車車門、看板、拉手、座椅背牆等300余處位置,宣傳推介貧困地區扶貧產品和鄉村旅游扶貧景區吸引廣大市民乘客關注下單。目前,3輛“消費扶貧號”專列已投入運營近1,000個小時。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整合傳媒資源,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地鐵車載電視屏幕、扶貧燈箱廣告上線,全方位展示宣傳貧困地區特色優質扶貧產品、項目。據統計,車載電視已持續播放扶貧視頻20個、200萬余次,約2000萬人次乘客觀看﹔160塊扶貧主題燈箱廣告已完成上刊,約700萬人次乘客駐足觀看。

在城市公交和道路客運方面,安徽省已經完成汽車客運站消費扶貧智能專櫃鋪設點位的摸排工作。全省38個一級客運站完成消費扶貧智能專櫃的點位預設41個。安徽省交通廳還組織廳機關及所屬單位落實優質智能專櫃點位,共計設置8個消費扶貧智能專櫃。

此外,安徽還積極利用城市公交車開展扶貧產品宣傳展示。安慶等市在公交車輛、公交樞紐站等張貼宣傳圖片,積極宣傳扶貧產品,發布扶貧產品購買渠道。

在定點幫扶方面,安徽省交通廳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協同團組單位、定遠縣積極做好定點幫扶及消費扶貧成果展籌備工作。積極宣傳推廣定遠縣“蘿小萌”電商平台,督促定遠縣積極組織扶貧產品供應商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消費扶貧行動第四方服務平台。引導團組單位食堂及后勤部門與定遠縣等有關經營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系,扎實開展消費扶貧工作。

(責編:吳西露、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