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証與傳承﹔一株名木,就是一種文化的記載與烙印。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征,是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重要載體,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
合肥有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很多樹齡高達幾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古樹名木,不但稀世珍貴,也成為合肥獨特的旅游資源。合肥的古樹名木,美在外貌,秀在其中,具有頗高的觀賞價值、科研考古價值與實用價值,同時,它們都有著神奇的身世或美麗的傳說。今天,就讓我們追尋廬州大地一株株古樹名木的身影,探尋其背后美麗而又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
樹齡500多年的流蘇樹被譽為“最美古樹”
銀杏“老壽星” 枯木又逢春
合肥地區有十幾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其中最老的古樹是一株800多歲的銀杏,它生長在巢湖市蘇灣鎮廣佛寺村。
合肥最老的古樹是這株廣佛寺村的800多歲銀杏樹。歷經歲月風雨洗禮,仍在健壯地成長,更難得的是,樹干長出了非常罕見的樹乳。
還有一株是生長在巢湖市蘇灣鎮天台禪寺內的銀杏樹,雖然傳說有千年,但經檢測在500余年。這棵古樹身高28米,胸圍6.1米,需四個成年人才能合圍起來﹔冠幅14米,覆蓋面積達300多平方米。
天台禪寺的古銀杏有著神奇的傳說。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銀杏不但極具觀賞價值,還具有經濟和藥物效用。
據史料記載,天台禪寺原名稱二郎廟,建於隋唐期間。傳說隋唐時期,巢湖水患頻發,百姓苦水患久矣,便修造二郎廟,請灌江口斬蛟治水之二郎真君前來鎮守。廟宇建成后,栽植銀杏樹於廟內。古樹花開四月,受古樹恩澤,方圓十裡所產瓜果尤為香甜,百姓無不受益。
這棵古銀杏是雄性株,每年4月份開花但不結果。花期一般在清明與谷雨之間,時間不長,隻有一周左右。待銀杏花自然墜落后,將其晒干后就可以作花茶飲用,每年能收獲100多斤的銀杏花茶。
據天台禪寺僧侶介紹,解放前,這棵銀杏樹差點被人鋸掉,可當鋸入樹皮深處時,樹體竟流出紅色的“血水”來,嚇得人們惶恐叩拜而止。后來這棵銀杏樹被當地百姓稱為“神樹”。雖然過去幾十年,但當年留下的鋸印至今依然可見。
如今,當地自發組織起來保護古樹,募捐為古樹筑了一道樹池,還清理了古樹樹干上的雜物,並為古樹防虫治病施肥,古樹枯木逢春,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初冬樹葉泛黃,整株銀杏猶如身披金甲聖衣,一陣風吹來,金黃的葉子紛紛落下,美得無與倫比,站立其中,仿佛置身仙境。
一到深秋,天台禪寺古銀杏滿樹盡帶“黃金甲”。
此外,地處廬江縣湯池鎮果樹村境內的白雲禪寺上,也有幾株幾百歲的古銀杏樹。白雲禪寺原名白雲庵,建於海拔332米的二姑尖上,據考証為明洪武三年(1370)僧妙寧所建。
白雲禪寺大殿前三株銀杏樹樹形高大,排成一列,直沖雲霄。三棵古銀杏樹年齡目前還存在爭議,有可能超過800歲。據說,這三棵古銀杏樹當年還救了不少百姓的命。三年自然災害時,不少沒有飯吃的百姓靠這幾株古銀杏樹的果實充飢而活了命。
“最美古樹”,年年四月花似雪
流蘇樹
廬江冶父山鎮田埠村畢庄村民組有一株500多年樹齡的流蘇古樹,一到每年四月,滿樹繁華,如覆霜蓋雪,一進村口,便覺氣味芳香,清麗宜人。
據了解,這棵流蘇樹是安徽省最大的流蘇古樹,高達 10 余米,覆蓋數十平方米,樹形婆娑 , 優美動人,曾被譽為 " 合肥市最美古樹 "。當地一位近百歲的村民徐美君老人見証了流蘇樹最近百年的花開花謝。
古流蘇樹花開似雪。
2014年,安徽省政府將其列為一級古樹進行保護。古樹所在的田埠村“兩委”科學安排好護理工作,讓這棵古老的風景樹青春永駐,成為本地鄉村旅游的地標。
車王集古槐樹,留下淒美傳說
“千年青鬆萬年柏,趕不上老槐歇一歇。”位於長豐縣義井鄉車王集村的一棵老槐樹也藏著許多傳奇故事!
車王集村地處長豐縣義井鄉東部,南距合肥市50公裡、北離長豐縣城20公裡,離鄉政府駐地5公裡。東鄰朱巷鎮油坊村,西接本鄉龍王村,南連本鄉向東村,北靠本鄉甄灣村。據說,明代洪武年間大規模移民,其中從江西瓦屑壩遷徙而來的王姓一家推著獨輪車先期到達這裡,看到這裡是交通要道,便在道邊搭起草棚做起大碗茶生意,后來發展成為小集市,便命名車王集。
長豐縣義井鄉有一條古驛道,雖不如茶馬古道等聞名天下,卻也千余年不曾中斷。車王集村曾是坐落於古驛道之上的一個小集市,因驛道而繁華,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今,車王集村已入選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
這棵老槐樹位於車王集南頭,濃蔭蔽日,曾是古驛道上來往商旅歇腳、遮陽的理想場所。經檢測樹齡為600多年,樹高5.9米,胸圍330厘米,冠幅達8×8米。老槐樹曾經在主干離地面2.1米處於1967年遭雷擊折斷,后發有6個枝杈,主干木質部腐空,空洞直徑達73厘米。
這棵600多歲的老槐樹見証著千年古村落車王集的歷史。
這棵古槐樹背后流傳著很多民間故事。“廟前廟后十八槐,棵棵都是老僧栽。”傳說多年之前,一老僧為了福蔭鄉鄰,在廟宇前后栽了18棵國槐,這些國槐茂盛的枝葉為古驛道的客人帶來了陰涼,花香沁人心脾,還可食用、入藥。歷經歲月的滄桑變化,當年老僧種下的18棵國槐僅剩下車王集一棵。
這棵古槐樹還有愛情佳話。傳說清代道光年間,義井鄉附近有個叫曹永福的青年進京趕考中了第一,但因年齡問題,未被皇帝欽點為狀元,曹永福因此客死他鄉。而在他老家,有一名與之訂親的陳姓女子,聽聞曹永福死訊,亦絕食而死。鄉裡人把他們合葬在老國槐下。很多人將這棵樹視為愛情的見証。
古往今來,這棵老槐樹依然挺立,見証著這條古驛道的輝煌與落寞,訴說著它傳奇的前世與今生。
兄弟櫸樹,伴500多年晨鐘暮鼓
廬江縣冶父山森林公園的千年古寺實際禪寺大殿門前,一左一右兩株500多年的櫸樹如兩尊門神守候著古寺。與古樹一路之隔,幾株老楓楊,一汪池塘水,成群結隊的紅金魚,扑扇翅膀的鴨子與古樹相映成趣,一幅靜謐的深山美景。
廬江實際禪寺。
經安徽省林業專家鑒定,兩株樹齡在580年左右。古樹身高為25米和27米,體型相當,進門左手邊的古樹枝葉繁茂,右手邊的櫸樹則如迎客鬆,樹形更婀娜多姿。每年秋季,古樹會吸引更多的人駐足,它的樹葉黃中泛點橘紅,在陽光下,非常醒目。秋季是櫸樹最美的季節,源源不斷的香客都會駐足觀賞,兩株“兄弟”櫸樹儼然已成山中一景。
兩棵580多歲的櫸樹相伴古寺晨鐘暮鼓。
淮軍“名木”留下寶貴歷史財富
說起合肥的“市樹”廣玉蘭,大家應該不會陌生。由於廣玉蘭樹干高大,樹姿雄偉挺拔,葉大濃綠,有光澤,四季常青,在中國各大城市廣為栽種,成為了優良的觀賞綠化樹種和行道樹。廣玉蘭最早進入中國就在合肥一帶開始栽種,合肥目前仍然有許多樹齡上百年的廣玉蘭古樹。
廣玉蘭。
不過,許多人不太了解的是,廣玉蘭並非是原產中國的鄉土植物,它的“老家”在美洲,直到清朝末年才進入中國,當時是一種極其名貴的稀罕樹種。可是,為何這麼多廣玉蘭會落戶合肥,還成為了合肥的“市樹”呢?這說起來還有一段歷史典故呢。
據說,廣玉蘭進入合肥還和建立淮軍的李鴻章有關系,李鴻章是合肥人,世人亦稱“李合肥”。當年中法戰爭時,以合肥劉銘傳為代表的一大批淮軍將士,奮勇當先,克敵制勝,取得了赫赫戰功,揚了大清國威。慈禧太后大喜,要對淮軍將領封賞。為討慈禧歡心,李鴻章奏曰:“臣聽說美國使臣剛進貢來108棵廣玉蘭樹,我們淮軍將士當再高的官也是為國盡忠,官職的高低對他們來說都一樣,金銀珠寶花完就沒有了,不如太后賞賜給淮軍廣玉蘭吧。我們淮軍所在的江淮地區適合廣玉蘭生長,肯定會越長越繁盛。看到這些廣玉蘭,就能想著朝廷對臣等的恩典,也不枉了臣等報國的忠心了。”這下慈禧更高興了,分文不花就能把這封賞之事辦了,豈有不准之理?於是,這108棵廣玉蘭樹就千裡迢迢運到了淮軍的老家合肥。每位立功將領都領了廣玉蘭樹種在自己的庭院裡。這廣玉蘭樹雄偉壯麗,葉厚光亮,每個人看了都稱贊,說這樹漂亮,連帶著夸李中堂會辦事。
李鴻章去世后,在李鴻章享堂裡就栽有廣玉蘭。
李府--福壽堂門口的廣玉蘭樹。
另外,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內也有一株廣玉蘭,樹齡160年,樹高18米,據說是劉銘傳親手所植。
劉銘傳故居裡的廣玉蘭。
肥西縣銘傳鄉聚星中心學校(張老圩)內,有一株樹齡約160年的廣玉蘭。張老圩為清代淮軍將領張樹聲的庄園,解放后改建為中學。據說此樹也是慈禧太后賜予張家的寶樹,一直受到較好保護,但2006年4月4日凌晨不幸遭雷擊,主頭劈裂,現存主干7米,支架保護。
銘傳鄉聚星中心學校(張老圩)內160多歲的廣玉蘭樹。
肥西縣紫蓬鎮農興中學(周老圩)內有一株廣玉蘭,樹齡也有160多年,樹高14米。亦為慈禧太后賜予周家的寶樹,一直以來受到格外禮遇,學校已砌花台並挂牌予以保護。
周老圩遺址內的160多歲廣玉蘭樹。
位於合肥市六安路與淮河路交口處的原段氏(段祺瑞家族)祠堂舊址(現有一部分建為“瑞園”),有株廣玉蘭,樹齡120歲左右,樹形優美。但這株廣玉蘭命運多舛,幾番遭火不焚,堪稱奇跡。1973年年底段氏祠堂失火,房屋全被燒毀,唯此樹浴火重生。此樹現已被妥善保護。
雖然和中國鄉土植物玉蘭花都同屬木蘭科木蘭屬,但廣玉蘭的花期卻遠比早春開放的玉蘭花晚了許多,通常廣玉蘭開花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初夏,大概在5月上中旬的樣子。廣玉蘭也叫荷花玉蘭,和各種落葉的“玉蘭花”不同,廣玉蘭是木蘭屬常綠闊葉喬木,一年四季都是葉色蒼翠明亮。廣玉蘭潔白的花被片通常是9瓣,有時多達12瓣,她有著荷花一般碩大而端庄的花朵,也有玉蘭一樣潔白的花色及芬芳。
1983年起,合肥市綠化委員會、市園林局聯合開始對合肥市園林植物進行全面調查,並邀請相關專家醞釀提出合肥市樹市花候選名單。1984年9月7日媒體刊出選票,經統計,參評的總人數為42670人,其中將“市樹”投給廣玉蘭的最多,有17796人。最終,常綠的廣玉蘭被確定為合肥“市樹”,既彌補了法梧冬天落葉萬樹肅殺的不足,又凸顯了廣玉蘭與清末淮軍將領受贈的厚重歷史。
朱家山茶古樹有著美麗的傳說
在廬江縣湯池鎮果樹村朱尹黃家的院內有一棵500年的山茶樹。這棵山茶樹直徑76厘米,樹高5米,冠幅8米,專家稱或許是安徽最大的山茶樹。
500多歲的山茶樹。
據廬江縣志記載,這是村裡年逾七旬老人朱家慶祖傳的雲南山茶花,每年花季,滿樹開滿鮮紅的山茶花,吸引八方來客慕名觀賞。
相傳這株山茶花還藏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明永樂、洪熙年間,朱家慶的先祖朱紀坦出任雲南總兵。一天,他騎馬路過滇池的雲街,見一惡漢正當眾侮辱一賣花女子,就出手教訓了惡漢,但卻得罪了惡漢的親戚雲南巡撫。第二年,朱紀坦任期未滿,隻得向皇帝乞求告老還鄉。臨行前,賣花女將一盆精心培育的茶花“大紅寶珠”送給總兵,總兵收下后帶回廬江老家,由家人種植看護至今。因此樹花瓣呈單瓣狀,寓意“單相思”。
這棵山茶樹歷經風雨,飽經滄桑,朱家子孫恪守祖訓,悉心保護,山茶樹枝繁葉茂,花朵爭奇斗艷。朱氏后代在自家院內育滿大紅寶珠山茶樹苗。縣林業、文化部門在調查中發現古山茶樹為稀罕之樹,實行挂牌保護並將其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指派專人看護。
銀屏牡丹仙子堪稱“天下奇花”
絕代隻西子,眾芳惟牡丹。牡丹作為中國的傳統國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情感寄托和文化傳承。
合肥有一株神奇的牡丹,它傲立於巢湖銀屏山陡峭的懸崖絕壁上,每年春天都會含苞吐蕊,花開數朵,奇葩嬌艷,清秀美麗,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花”。
這株白牡丹具有諸多神奇之處:
一奇為牡丹來歷。銀屏山是巢湖境內第一高峰,海拔約508米,於懸崖峭壁之上,貧瘠石罅之中突兀出這樣一株枝青葉茂的牡丹,可望而不可即,殊為舉世罕見。這株神奇的白牡丹曾在央視紀錄片《牡丹》中被稱為中國目前被找到的最古老的野生楊山白牡丹。
二奇為牡丹花齡。北宋大文豪歐陽修被貶做滁州太守時曾經游覽了銀屏風光,寫下律詩《仙人洞觀花》:學書學劍來封侯,欲覓仙人作浪游。野鶴倦飛為伴侶,岩花含笑足勾留。繞他世態雲千變,淡我塵心茶半甌。此是巢南招隱地,勞勞誰見一官休。以此推斷,銀屏牡丹已有千年滄桑。
三奇為千年一貌。銀屏牡丹雖經千年風霜雪雨,世間風雲變幻,就是不凋不敗,風姿綽約,永葆青春,著實令人稱奇。
巢湖銀屏白牡丹在全國乃至海內外都有極高的知名度。每年,這株牡丹花開的時間與花開幾朵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巢湖民俗,歷來谷雨前三天后三天、一周之內賞花春游,即“谷雨三朝看牡丹”。但是,巢湖銀屏山牡丹花的開放與氣候有著密切關系,由於氣候變暖的原因,近年來,牡丹花的花期都會提前,一般在3月底就會綻放,而待到谷雨,銀屏牡丹花期基本已經結束。
銀屏牡丹花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氣象花”。民間有一些傳說,稱根據每年的開花數量與花期長短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當年的雨水多少,預兆不同的年景。花開七朵以上花期長的話,本年可能雨水較多。
2020年,銀屏山白牡丹花開20朵。
合肥人一直對銀屏山內這一株千年白牡丹情有獨鐘,如今,巢湖銀屏山牡丹觀賞季,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節慶活動。
除了巢湖銀屏山的千年白牡丹,肥東縣張集鄉河灣村劉氏宗祠也有兩株歷經百年風雨的紅、白牡丹。每年清明谷雨之間,紅白牡丹競相開放,如瑪瑙、似碧玉,爭奇斗艷、清香四溢,附近村民往往攜伴結隊前往觀賞。兩株牡丹還曾數次在冬季開放,堪稱奇花。它們不僅芳名遠播,還承載著李鴻章與劉福慶的一段友誼佳話呢。
李鴻章贈予劉福慶的牡丹花。
劉氏宗祠系清代廬州名儒劉福慶的宗祠,祠堂為庭院式,兩路廂,十四間房屋,建筑面積244平方米。木結構,雕梁畫棟,古朴典雅。院內甬道兩側各植牡丹一株,高約一米,花簇直徑1.5米。左為紅牡丹,右為白牡丹。據劉氏宗譜記載:兩株牡丹是清咸豐三年(1853年)李鴻章所送。
李鴻章求學時,常作文章請劉福慶批閱指教,在學術上交流頻繁。后來,李鴻章在組建淮軍時,也得到了劉福慶的鼎力相助,於是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尊劉福慶為摯友恩師。
當劉福慶六十大壽時,為官后的李鴻章特地從洛陽購來兩株牡丹,並親署匾額“瑞兆期頤”贈予。同時,欣然為劉氏宗譜敬撰譜序,留下了今天的不朽華章。“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李鴻章對摯友恩師的尊重。
同治元年(1862年)劉福慶主持興建劉氏宗祠,將此牡丹由家中移至祠堂,並將李鴻章所贈匾額懸挂祠堂。一百多年來,在劉氏子孫的精心呵護下,紅白牡丹始終枝繁葉茂。
來源:文藝合肥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