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烈山區:小石榴成就富民大產業

2020年09月23日16:05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偏遠貧窮的小山村,到如今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最佳宜居鄉村、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村、全省“美好鄉村20強”等殊榮,榴園村依靠小石榴做成大產業,把昔日的小山村變成了吸引八方游客的四季榴園。

榴園村石榴種植迄今已有千年歷史,在塔山石榴園內,至今仍有明清時期的古石榴樹千余畝。然而,在石榴種植大戶宋繼承的印象中,以前的石榴並沒有給村民帶來多少生活的改善——石榴銷售難、價格低。而這一切隨著石榴文化旅游節的連續舉辦,情況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來榴園的游人多了,石榴不愁賣了,價格提高了,收入更是一年高過一年。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以前他家的最好的石榴,最高也賣不過3元錢1斤。而現在石榴好點的能賣到8元1斤,僅石榴旅游文化節期間,游人自己到園裡採摘的能佔銷售量的20%以上。另外,採摘下來被游客在路邊直接買走的佔銷售量的15%,外地客商前來採購的佔30%左右,其余的全部放入恆溫貯藏保鮮庫,等到元旦春節時再上市賣個大價錢!

近年來,烈山鎮以“塔山石榴”為棋子,把石榴的發展列入了地方經濟發展的規劃,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成立了烈山區果蔬產業協會、烈山區石榴協會、塔仙石榴專業合作聯社等專業組織,培育了一批由數十人組成的農民石榴經紀人隊伍﹔聘請專家學者把石榴生產先進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為做大做強石榴產業,烈山鎮實施優質農產品品牌戰略,注冊了“塔仙”牌商標。塔山石榴先后獲得“綠色食品”“全國優質石榴”“安徽省優質農產品”等稱號。2012年,“塔山石榴”正式獲准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擴大石榴產品升值空間,實現豐產豐收,政府還採取項目扶持的方法,幫助農戶建起了30余座恆溫冷藏庫,年貯藏石榴約3000噸,把石榴銷售期延長了近半年,至元旦、春節上市,可使石榴增值10%至30%。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不僅使過去“長在深山無人知”的塔山石榴銷往全國各地,同時,石榴的銷售價格也比過去翻了幾番。

群眾嘗到了發展石榴產業的甜頭,種植石榴的積極性日漸高漲。目前,塔山石榴已形成以塔山為中心,綿延50余公裡,總面積達8萬畝的石榴種植基地生態群落,是全國六大石榴基地之一。

“文化搭台,石榴唱戲”。依托石榴資源優勢和文化品牌,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石榴文化旅游節,今年第十一屆石榴文化旅游節也將在9月28日——10月8日舉行,文化旅游節上舉辦文藝匯演、書畫攝影展、石榴王評選、直播帶貨、農民趣味運動會等文化旅游活動,不僅推介了石榴產品、展示了石榴文化,更有力地推進了石榴產業的發展。

據烈山鎮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該鎮將以石榴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盡快構建起產業、社區、旅游、文化等功能完備,富有鮮明產業特色和濃郁地方文化氣息的“宜業、宜居、宜游”石榴產業特色小鎮,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鄧亞萍)

(責編:歐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