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產值達104億元,增速近20%

安徽蕪湖縣航空產業借“機”起飛

2020年09月11日09:4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自主研發的CA42雙發飛機取証順利,國內首架2噸級大型無人機成功首飛,下一代微型無人機研發有序推進……今年我們的批產訂單已超40架,客戶遍布全國。”談到企業發展,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銳信心滿滿。

今年以來,蕪湖縣航產中心積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厚植科技創新能力、狠抓重大項目建設、著眼人才集聚培育,努力讓高質量發展“引擎”全速運轉,為航空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拓展新天地。

在安徽華明航空電子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良勇看來,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必須化被動為主動,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他告訴筆者,企業自主研發的CR9IFD 綜合飛行顯示系統取証加速。今年內,國內首個提供滿足適航認証需求的航電系統或將誕生在蕪湖。蕪湖將具備為國內通航產業提供相應支持的能力,徹底擺脫國外設備技術壟斷。

事實上,聚焦“卡脖子”技術、實施重點攻堅,已成為蕪湖航產園的生動圖景:AE300發動機搭載鑽石飛機試飛成功﹔航瑞航空動力中小型活塞航空發動機研制項目進入二期建設,“金鷹”發動機順利點火,實現 100%自主開發、自主產權、國產化生產﹔園區19款產品入列安徽省首批新基建目錄……

與此同時,項目對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也開始顯現。在蕪湖縣,“通航產業暨空港經濟發展工程”列入縣“十大工程”強力推進。航產區培育並申報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上半年產值達104億元,增速19.7%。上半年新增簽約項目 18 個,協議投資額130.15億元。總投資100億元的國際航空器“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項目落地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跟上,航空產業才能真正“一飛沖天”。今年以來,蕪湖民航、通航機場及配套建設全面發力。截至8月底,機場航站區所有單體工程封頂,總體形象進度完成約94%,配套工程均已收尾,向著年內“建起來、飛起來”的目標決勝沖刺。三元通用機場獲批臨時起降點及空域,吸引集聚一批優質運營項目,推動打造“貫連華中、通達省內”的通航—支線—干線航空運輸運營網絡。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該市累計建成省級以上通航產業研發平台28個,集聚產業創新人才500余人。同時,推進企業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培養航空技能人才,中公教育籌建全日制在校學生規模約1萬人的安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聚力培養符合航空制造、應用和服務管理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王世寧 程中玉)

(責編:歐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