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3例器官捐獻,17份“生命禮物”延續人間大愛

2020年09月07日08:41  來源:合肥晚報
 
原標題:17份“生命禮物”延續人間大愛

  8月23日,“80后”阜陽外賣小哥離世捐獻器官挽救6位陌生人生命健康。“英雄走好,你還活在另外6個人身上”、“你來人間一趟,留下愛與陽光”、“致敬!一路走好”、“平凡而偉大,生命將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人間大愛!報道“刷屏”后,千萬網友因這位外賣小哥的凡人善舉感動淚目。

  6天,3例器官捐獻,3台心臟移植,2台肝臟移植,2台肺臟移植,6台腎臟移植,4台角膜移植,13名患者重獲新生,4名患者重見光明……9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獲悉,近日,該院百人器官捐獻與移植團隊6天開展3例器官捐獻、17台移植手術,為13位患者帶來新生,使4位患者重見光明,延續人間大愛。

  生命的禮物

  為他人帶來生的希望

  8月26日,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40歲的王大姐(化名)因顱內出血入院,雖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情況卻並沒有好轉,不幸腦死亡。家人悲痛之際,做出大愛義舉,捐獻所有能救治他人的器官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合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見証下,王大姐捐獻了一枚心臟、一對肺臟、一枚肝臟、一對腎臟、一枚胰腺、一對角膜,挽救了7個人的生命,為2人送去光明。

  8月28日,45歲的余大哥是安徽省宣城市人,8月25日因顱腦外傷入院治療,雖經全力救治,卻依然持續處於昏迷狀態。雖萬般悲痛,但想到親人的生命有可能通過另一種方式延續,余大哥的家人主動提出了器官捐獻。8月27日,經中國科大附一院腦損傷判定專家組評估,余大哥達到腦死亡狀態,符合捐獻條件。在安徽省、宣城市兩級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見証下於8月28日晚捐獻心臟一枚、腎臟一對。

  3位終末期心臟病患者重獲“心”生

  安徽省利辛縣46歲的劉大哥高血壓10年,胸悶氣促5年,未能有效控制。近半年劉大哥感覺症狀日益加重,稍稍進行體力活動就出現明顯的胸悶氣喘症狀,並伴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十分痛苦,反復入院治療情況依然沒有明顯改善。

  同樣被診斷終末期心臟病患者的還有來自安徽舒城的張大爺和來自安徽省霍邱縣52歲的崔大哥,心臟移植對於他們來說是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他們相繼匹配到了合適的心臟。8月23日、26日、28日,由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建軍教授主刀,在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密切配合下,成功開展3台心臟移植手術。一個生命雖然離去,卻讓另一個生命得以延續。

  2位肝衰竭患者

  苦盡“肝”來

  利辛縣18歲的小王從小就患有慢性乙肝,半年前開始出現肝功能衰竭急性發作,近半年隻能靠人工肝維持替代治療﹔六安市45歲的胡先生被診斷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內外膽管結石伴梗阻”,經手術治療解除膽道梗阻並多次行人工肝治療后,效果並不明顯,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

  幸運的是,他們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匹配到了合適的肝源。8月23日及26日,由中國科大附一院執行院長、普外科專家劉連新教授及王繼洲教授分別主刀,成功為兩位患者實施了肝移植手術。

  2位呼吸衰竭患者告別“呼吸的痛”

  對普通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自由呼吸,對30歲的小潘和45歲的韓大哥來說卻是一種奢望。兩名患者長期住院進行吸氧、抗炎平喘等對症治療,但病情進展速度較快,肺移植是唯一治療手段。

  8月26日,小潘和韓大哥終於等來了肺源。當日下午6點,小潘和韓大哥接受了肺移植手術,目前兩人生命體征平穩,移植肺工作狀況理想。

  6位尿毒症患者

  迎來生命的曙光

  透析或腎移植是目前終末期腎病的兩種替代治療方式,腎移植的優勢在於能極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8月23日、26日、28日,在腎移植科主任劉洪濤帶領下,該院腎移植團隊成功為6位尿毒症患者實施腎移植手術。術后6位患者均恢復良好。

  其中一位接受移植的是位60多歲老人,“有20多年的糖尿病,所以血管硬化特別厲害”,據劉洪濤介紹,由於患者體重較大,有基礎疾病,給手術增添了不少難度。“目前患者的肌酐開始下降,尿量也在逐步恢復正常,說明腎臟已經在體內正常工作了。”劉洪濤說。

  同時,在眼科主任溫躍春的帶領下,該院眼科專家成功將施勇和王大姐捐獻的2對角膜移植給4位眼疾患者,使他們重獲光明。 (方雯 方萍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

(責編:關飛、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