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歷史同期最多
——6月1日20時至7月31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為常年2.1倍
進入8月,我省降水轉弱,但氣象部門依然沒有宣布出梅。截至7月31日,我省梅雨期已達60天,為歷史第一位。安徽究竟下了多少雨?
據省氣象台觀測數據顯示,6月1日20時至7月31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1倍,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其中雨量最大的是岳西縣鷂落坪,達到了驚人的2179毫米!
6月份以來,全省有60%的國家氣象站,其累計降水量排在歷史同期前三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其中25%為歷史同期最多。據合肥市氣象部門統計,自6月10日入梅以來,截至7月26日16時,合肥的平均降水量就達到829毫米,為常年3.36倍,超過1991年的826毫米,突破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連綿不斷的強降雨還造成長江安徽段、巢湖以及淮河安徽段汛情嚴峻。氣象數據顯示,長江流域安徽段平均降水量為967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3倍,為歷史同期第一﹔新安江流域安徽段平均降水量為1202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3倍,為歷史同期第二,僅次於1996年的1255毫米﹔淮河流域安徽段今年6月10日以來平均降水量為656毫米,是常年同期近2倍,為歷史同期第一。巢湖流域今年6月10日以來平均降水量為931毫米,是常年同期的近3倍,為歷史同期第一。
安徽是全國強降水中心
——全國累計雨量超過1200毫米的16個國家氣象站中,我省佔12個
統計數據顯示,6月2日以來,全國超過100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中心主要位於我省大別山區、沿江西部及皖南山區﹔全國超過1200毫米的16個國家氣象站中我省佔12個,最大是黃山光明頂,達到1720毫米,是常年雨量的2.3倍。第二、第三分別是祁門和岳西,分別達到1657毫米和1599毫米,均是常年雨量的3倍以上。
因此,省氣象部門認為,我省大別山區、沿江西部及皖南山區是6月份以來的全國強降水中心。
從降雨強度看,6月以來我省不但出現大范圍暴雨、大暴雨,而且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特大暴雨。據氣象部門觀測,黟縣、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出現特大暴雨,日雨量最大為金寨,7月18日雨量達到了309.5毫米﹔銅陵、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創本站日雨量歷史極值。繁昌、宣城和銅陵三個國家站最大小時雨強創本站歷史極值。全省有762個區域站小時雨強超過50毫米,4個站超過100毫米。
省氣象部門專家綜合考慮梅雨期長度和梅雨量,認為江淮之間和沿江江南今年梅雨強度均為歷史第一位。
強降雨范圍為歷史最廣
——梅雨期出現10次強降水過程,累計雨量超過600毫米的面積佔全省6成以上
回顧6月以來的降雨,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降雨從皖北到皖南來回跑,可以說是把安徽“從頭到腳澆了個透”。
省氣象部門觀測顯示,梅雨期雨帶在我省南北擺動,出現10次強降水過程。累計雨量超過600毫米的佔全省面積的65.3%﹔淮河以南大部超過800毫米,佔全省面積的42.0%﹔超過1000毫米的佔全省面積的18.5%﹔超過1200毫米的佔全省面積的6.5%。
與歷史典型梅雨年不同等級降水量覆蓋范圍相比,今年超過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1200毫米的站數均為歷史最多。
陽光總在風雨后。進入8月,雨水減少,重新找回了盛夏的感覺。據省氣象台最新預報,預計8月1日到5日全省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淮北地區易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電和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6日到10日淮北地區多陣雨或雷雨,北部降水較明顯﹔淮河以南晴雨相間,高溫天氣持續。
預計未來十天總降水量淮北地區50∼90毫米,局部100∼120毫米﹔江淮之間北部和大別山區15∼35毫米﹔其他地區0∼10毫米。因此可以說,未來兩周天氣的主角將從雨水變為高溫,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