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高檢提出建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

用“工作指數”提升“滿意指數”(法治頭條)

本報記者 韓俊杰 畢京津

2020年06月18日07: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每年收到約100萬件群眾信訪,反映司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司法裁判的意見。

2019年,最高檢提出建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要求檢察機關在收到信訪7天之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這項制度如何落地、效果怎樣?記者深入河南、安徽進行採訪。

被騙30萬元后,河南鄭州市民王小萍(化名)的生活陷入困境。案發4年多,騙子依然逍遙法外。2019年8月27日,她試著給鄭州市中原區檢察院寫了一封信。正是這封信,讓她重拾信心。

檢察機關收到王小萍的來信后,7日內就做出回復,同時全面審查証據,協同公安機關查明案件事實。今年2月,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檢察機關還為王小萍申請了司法救助,被騙走的30萬元也正在跟進追繳。

這是檢察機關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的縮影。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出,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制度。截至今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收到群眾信訪971400件,均做到7日內“應回盡回”“能回盡回”,符合檢察機關受理條件的案件答復率為99.3%。

信訪處理落實落地

“檢察院白天上班,老百姓也要上班,如果檢察院24小時上班就好了,這樣群眾就可以隨時反映問題。”有信訪群眾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在鄭州市中原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台形似銀行ATM機的機器解決了這一難題。

這是中原區檢察院自主研發的自助櫃,來訪群眾通過輸入身份信息,將要提交的案件材料放入自助櫃,自助櫃會同時向來訪群眾和后台發送短信,提醒檢察工作人員上班后第一時間處理。

這項“小發明”為群眾提供7×24小時查詢、登記、預約、收發等綜合性服務,“從線下跑到線上飛”,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成為現實。

不僅是自助櫃,在中原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服務台拆除了玻璃隔擋,降低了台面高度,減少了寬度,拉近了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服務台外立面向內傾斜,讓群眾有地方放腿﹔座椅選擇了椅腿固定、椅座可旋轉的款式,讓群眾坐起來更舒服。

為服務信訪群眾,河南省檢察院設立了3個中心——群眾來信處理中心、網絡信訪處理中心、群眾信訪督辦中心。

當日信當日拆、當日錄入信訪信息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實現群眾來信網上流轉、全程留痕,這是群眾來信處理中心的職責。網絡信訪處理中心不僅負責受理群眾網上信訪,還負責省院領導接收的群眾來信來訪。群眾信訪督辦中心負責對群眾來信的辦理、答復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防止來信“石沉大海”。

河南省檢察院還明確群眾來信處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受理、審查、分流、督辦的程序要求,通過周報告、月通報和季講評、提前15日預警、抽查回訪等制度,讓群眾信訪處理有章可循、落實落地。

辦信就是辦案

核對信封上的信息、排除可疑物品、用剪刀開封……在安徽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群眾來信處理中心”,助理檢察官張俊熟練地處理著來信。目前,安徽省三級檢察院均建立了專門處理群眾來信的部門,負責接受群眾信訪、建立台賬、反饋上報等工作,基本實現了來訪信件“日清周結月匯總”。每封信、每件來訪材料還會貼上條形碼,方便查閱辦理進度和結果。

此外,安徽省檢察機關還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推進12309中國檢察網、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的推廣應用,安排專人負責,讓群眾隨時隨地體驗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綜合檢察服務。

“在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對群眾來信一律實行兩次程序性回復,接收信件的檢察院要在7日內進行第一次回復,承辦檢察院在收到轉交的信件后,還要進行第二次程序性回復,告知來信人其寄往檢察機關的信件已收悉並轉有關部門辦理。”安徽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盛大友說,按照“辦信就是辦案”的理念,安徽省檢察院要求,對於群眾向檢察機關提出的信訪訴求,無論是否屬於檢察機關管轄,都需要在7日內回復,“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也要及時轉送有關機關並回復信訪人,確保其第一時間知曉檢察機關對信訪材料處理情況。”

一年多來,安徽全省檢察機關直接接受群眾信訪26955件,對於需要回復且具備回復條件的均做到7日內及時程序性回復。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共有4148件群眾信訪達到3個月辦理過程或辦理結果答復期限,各級檢察機關共答復辦理進展或辦理結果4106件,到期答復率98.99%。

“一把手”接訪解難題

聽說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顧雪飛要接訪,6月9日一大早,74歲的何先生特地從河北趕來反映情況。

看到滿頭銀發的何先生,顧雪飛將他請進房間:“您好,老人家,請坐!今天由我負責接待您的來訪。”

原來,何先生有一對孫子、孫女,一直跟著兒媳索某生活。沒想到,去年5月17日,索某在河南被殺害,家裡頂梁柱塌了,生活陷入困難。凶手雖然被抓,但經濟條件有限,何先生遲遲得不到賠償。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生活上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黨和政府始終關心困難群眾,政府和司法機關會千方百計幫助你們家渡過難關。孩子一定要繼續上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顧雪飛說,“您年紀大了,跑這一次就行。以后還有什麼訴求,就直接給我們工作人員打電話、寫信。如果需要當面溝通,我們的檢察干警會去您家。”

聽完這些話,老人家拉住顧雪飛的手,一個勁兒地感謝。

“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都是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們要扎扎實實把群眾信訪工作做好,努力讓群眾隻跑一次。”顧雪飛說。近年來,河南省檢察院把“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作為轉變檢察作風的“突破口”,壓實“一把手”主體責任、辦理責任、推動責任,認真做好群眾信訪辦理工作,努力用檢察干警的“工作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指數”。

如今,在河南,檢察機關領導干部帶頭辦理群眾信訪件已成常態,各級檢察長特別是基層檢察長既辦信又辦訪。同時,積極開展檢察長遠程視頻接訪,建立預約接訪、帶案下訪等制度,試行點名接訪制度。據統計,一年多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收到群眾來信23087件,具備回復條件的21585件全部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已辦結答復15055件。

案結事了是根本

件件回復不是關鍵,案結事了才是根本。為此,安徽省檢察院多次召開專項工作座談會,督促群眾信訪答復工作,要求對群眾信訪不僅要及時答復,更要注重釋法說理,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2013年,信訪人徐某某因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被蕪湖市某區檢察院以犯罪情節輕微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徐某某不服,認為自己根本不構成犯罪,並提出申訴。

在此后的6年多時間裡,徐某某走遍了蕪湖市檢察院、安徽省檢察院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三級檢察機關均作出維持原不起訴決定。

為了實現案結事了,2019年11月,蕪湖市檢察院決定召開公開聽証,邀請人大代表、律師等一同參加。在聽証會上,檢察機關介紹了徐某某案件的來龍去脈、並詳細解釋了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法律依據。經過檢察官一番耐心細致的釋法說理,徐某某最終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決定,同意息訴罷訪。一件信訪積案得以成功化解。

“能聽証、盡聽証”,本著這一原則,安徽省檢察機關將公開聽証作為常態化辦案機制,全面推進公開聽証工作,不斷提升公開聽証質量和覆蓋面。自去年以來,安徽全省檢察機關累計對32起刑事申訴案件進行了公開聽証。通過公開聽証,讓持不同主張和觀點的各方當事人充分表達訴求和意見,由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聽取評議,保証案件辦理的公平公正,促進矛盾糾紛化解。

“對於被確定為信訪積案化解對象的,除具有不宜公開情形外,在征得信訪人同意的前提下,原則上都要舉行公開聽証。”盛大友說,下一步,全省檢察機關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每年至少要舉行100場案件公開聽証活動。

此外,對於首次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刑事申訴案件,除全面開展公開聽証外,承辦檢察院還將調閱原案卷宗進行審查,當面聽取申訴人或代理律師意見,把釋法說理貫穿辦案的全過程,把息訴罷訪、案結事了作為檢驗辦案效果的重要標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 19 版)

(責編:關飛、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