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蘇寧易購疫情期間實現銷售逆增長;人民路地下步行街變身網紅直播一條街;吾悅廣場、百大百貨等商場也紛紛“踏雲”而上,組織開展直播及線上銷售業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面對疫情期間顧客驟減的困境,安慶市不少商超零售企業危中尋機,大力發展“新零售”,積極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徑。這也讓此前推進相對緩慢的線上業務,有了新突破。
在近日的走訪中,記者發現,“寒冬”過后,安慶市傳統商貿企業發力“雲”上尋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新零售”時代已然到來。
不容忽略的逆勢上漲
受疫情影響,1月底閉店,2月底復工營業,但2月的營業額,同比上漲了380%,3月亦同比上漲88.7%,一季度營業額達1.4億元。這是安慶蘇寧易購一季度的成績單,疫情沖擊下,在線下門店營業額大幅下滑的同時,公司經營業績卻逆勢上漲。
何以有此佳績?安慶蘇寧易購綜合部經理曲智勇坦言,這是發力線上銷售帶來的成果。
停業不停工,閉店期間,蘇寧易購發動全員在家借助手機實現銷售轉化,做到“閉店不打烊,線上來逛街”。
“蘇寧一直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疫情期間,線上購物需求猛增,這讓我們的線上優勢凸顯了出來。”曲智勇說,線上購物,蘇寧易購有強大的后台技術支持,他們要做的是發動員工實現銷售轉化。
為實現精准銷售轉化,安慶蘇寧易購從快速建立社群入手。他們和家樂福超市聯合,免費給小區住戶送蔬菜,並邀請住戶們進微信群,以此建立自己的社群。同時,還要求每個員工都要建群。2月份,共建立社群207個,所有員工人均1.1個群,覆蓋人數超過5萬人。
建立社群后,員工在社群裡進行營銷。他們分析自己社群的人員結構,在“蘇寧推客”App裡精選商品,推送到群裡,顧客點擊鏈接就能通過小程序下單購買。同時,他們還能借助“店+”App實現離店銷售。“店+”App,即手機門店,App裡所售的商品皆基於門店,員工可通過其實現分享、購物、開單、開電子發票等,也就是說,通過線上操作,賣的是線下實體門店的商品。
“疫情期間,所有員工通過社群去銷售,一個月,最少的能帶來幾千元銷售額,最多的則有數萬元。”安慶蘇寧易購社群營銷負責人王文艷說,到現在,社群依然在發揮作用。每個員工的社群都是自己在運營,大家平時會通過“蘇寧推客”發些優惠的日用百貨來運營群,到做家電活動時,大家都會發活動廣告,將顧客引流到店中。市場部負責設計工作的員工阮文麗,一人就有好幾個社群,推客上每月能成交兩三千單,每次活動她通過社群營銷為門店帶來的電器銷售額都是幾萬元,1到3月份,她的帶貨額已達20余萬元。
王文艷介紹,3月27日,安慶蘇寧門店復工后開展了首次大型促銷活動,當天即實現銷售額近六百萬元,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線上引流來的。
在門店恢復正常營業的3月,蘇寧早期在縣鎮市場布局的零售雲,也帶來了頗為可觀的銷售額。曲智勇介紹,今年元月以來,他們就在推動縣鎮加盟店,縣鎮賣電器的門店加盟蘇寧易購后,能同步賣蘇寧易購所有網上的商品。“我們在加盟門店,設置雲貨架,也就是一台觸屏電視,顯示的是蘇寧易購的頁面,顧客可以搜索需要的商品,下單購買,由蘇寧發貨並配送到家。”目前,蘇寧在安慶的各縣鎮已有30多家零售雲加盟店。
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家電銷售的淡季4月,安慶蘇寧易購的銷售額依然保持增長狀態。“線下門店增長了100多萬元,線上基本持平,總額同比增長了13%。”曲智勇介紹。
傳統商場加速雲轉型
“雲”,這個原本IT圈裡的名詞,今年也“出圈”了,通過電商直播的方式全向蔓延。諸多線下實體商業生態,開始向雲端快速轉移。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安慶諸多商場,如百大百貨、吾悅廣場等也紛紛“踏雲”而上,發力線上渠道,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試水線上直播銷售、微信社群銷售等,積極復商復市。
“寶寶們,你們想看啥,直接打字告訴我,我帶你們去看哦……”5月11日下午4點多鐘,在迎江區吾悅廣場一家百貨店,主播韓雪正在對著手機進行直播。
韓雪是店裡的導購員,2月才化身主播,現在每周至少進行四場直播,整個店都是她的直播間,每次直播她會根據季節或網友的要求,選擇重點介紹的商品,網友通過直播間的鏈接就可以下單。
該店的店長楊麗介紹,疫情期間,商場閉店了近20天,他們便開始嘗試網上直播銷售及朋友圈銷售,收獲了很多新粉絲。公司現在很重視線上顧客的維護,專門成立了線上團隊,門店也有了固定的主播。目前,公司還在籌劃建設專門的直播間。“直播銷售是市場趨勢,我們當然不能落后”。楊麗說。
而吾悅廣場,也在堅持每周開展一次直播活動,幫商戶做宣傳,為線下引流。“以前是我們帶著商戶做,現在是以商戶為主導。”新城吾悅企劃經理趙晨晨說,吾悅廣場閉店期間,他們就在重點打造線上平台銷售,設置專屬線上購物平台,加大朋友圈推文等宣傳,期間共計產生200萬元銷售額;自2月21日恢復營業后,持續推廣線上宣傳,並組織商戶開展直播活動,利用線上手段輔助線下商戶,快速恢復商場商戶銷售。
“剛恢復營業時,商場根本沒人來,我們就要求商戶建群,在群裡發活動;然后,我來做主播,選擇商戶開展直播活動。每天也能有一二十萬元的銷售額。”趙晨晨介紹,商場線上銷售期間建立221個銷售群,覆蓋人群近10萬人,線上直播共計180場,覆蓋人群近20萬人。有的手機品牌,通過店內直播,2個小時就銷售了10余台各種機型,累計銷售額5萬元,直播佔比線上銷售額的89.4%。
百大百貨也在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百貨大樓在市場競爭中佔有優勢,從前我們沒怎麼感受到危機感,今年在疫情沖擊下,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危機來了。”安慶百大百貨董事長、總經理尹勁鬆說,商場2月5日關門,2月21日開門,整個2月基本沒有銷售。面對經營壓力,商場開始在線上尋求突破,組織商戶在企業微信開展線上直播。
“我們商場有190多個品牌,有三分之二都開展了線上直播,各個專廳的導購、店長,化身主播,進行直播帶貨,效果還是很好的。”尹勁鬆說。
百大百貨商場一家男裝店的店長王麗琴告訴記者,門店通過直播及朋友圈推廣,疫情期間銷售不降反增,1到5月,營業額同比增長了45%。一家運動品牌店的店長丁震說,“五一”假期門店請了本地網紅開展直播,當天許多T恤都賣斷了貨,銷售額較往年同期上漲了30%。
“通過線上引流,‘五一’假期,商場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35%以上。”尹勁鬆說,商場目前定位雖然還是以線下為主,但線上業務也在加速開發,“我們正在籌劃建設百大網上商城,線上引流,線下體驗,最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個體商戶探路“直播帶貨”
商場上“雲”,個體商戶也在“雲端”尋找機遇。疫情期間,傳統實體店紛紛轉型直播電商,人民路地下步行街一度成為網紅直播一條街。
人民路地下步行街有各類商鋪310家,其中服飾鞋包類零售商253家。受疫情影響,人民路地下步行街於1月底關閉,年前各商鋪為迎接春節銷售旺季大量備貨,突如其來的閉門造成商鋪庫存積壓損失慘重。
壓力之下,人民路地下步行街傳統商貿商鋪通過轉型升級,開辟社交新零售之路,實現了從坐等人流到主動引流的銷售模式轉變。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前各商鋪在家開展直播銷售,在特殊時期解決營業困難,復工后店面實體銷售與直播銷售同步進行。
據統計,2月以來,人民路地下步行街有三分之二的零售商鋪開展了線上銷售業務,其中70%的商鋪借助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抖音、快手等平台,通過網紅帶貨、店主自播、建群賣貨等多種方式開展直播營銷,讓消費者在家也能逛街,從而緩解了冬裝庫存積貨的壓力。
“3月初在店裡搞個支架,架上手機就開始了直播,基本每天都開兩三個小時。”人民路地下步行街一家女士內衣店的老板娘沈業芹說,直播效果還可以,通過做低價秒殺等活動,銷掉了大部分存貨,如厚厚的棉睡衣都賣完了,大部分都是通過快遞寄給客戶。
沈業芹介紹,店面是夫妻倆在經營,直播主要是她在做,但不專業,疫情向好后,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直播帶貨收效甚微。她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一些專業指導,將直播做得更好。
同在地下步行街經營一家童裝店的陶德友,看到周圍商家都在直播,也花200塊錢買了個直播架,嘗試起了做直播,“在家裡店裡都搞直播,因為不是很內行,最多的時候隻有30多個人看,但也賣了百來件衣服。”
隔壁一家女裝店的店主高永娟,仍堅持在開直播,“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直播效果還好,但后面就不行了。還是希望能通過直播,將顧客引流到店裡。”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小商戶探路直播帶貨,沒有品牌、技術支撐,又沒經過專業培訓,很難在短期內做出效果。在人民路地下步行街,很多人已經放棄直播,但也有一些人在堅持,因為他們堅信,終有一天能守得雲開見月明。他們同時希望,在摸索前進的過程中,能通過相關部門的培訓,得到一些直播方面的專業指導。(記者 查燦華)
(來源:安慶新聞網)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