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幫辦”到“包辦” 安徽五河探索企業網格化服務之路

2020年05月16日14:05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工商注冊登記,到項目備案,再到工程建設項目報批報建和驗收,企業隻需照著清單准備材料,而“跑腿”的事全由網格員一手辦理,這樣的貼心服務目前已成為安徽省五河縣促進對外招商和園區企業發展的“硬核”。

去年以來,五河縣積極探索開發區管理運轉新模式,將經濟開發區、城南管委會、縣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三個機構合署辦公,統稱為“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並推進運轉機制、用人機制和考評機制改革,有效克服招商與項目幫辦存在的“兩張皮”問題,實現了招商與入園企業發展兩促進。

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網格員刁文靜在華芳五河紡織企業進行幫辦服務。李向前 攝

“有了網格員,心裡很踏實”

“這邊訂單多我走不開,可能沒有時間到五河了,下午拍地的事兒就由你全權代理吧!” 5月9日,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幫辦服務網格員陳騰接到了一個來自浙江玉環的電話。電話中,浙江宏盛集團總經理蔡宏雷請陳騰作為企業的全權代表,參加當天下午舉行的工業園區工業用地招拍挂活動,為企業摘牌拿地。

“這麼大的事兒都交給你辦,對你可真放心呀!”見記者有些驚訝,陳騰淡然地說:“企業把我們都當成了自家人,他們的公章都放在我手裡保管呢”。

五河宏盛軸承有限公司是剛落戶於五河工業園的一家外來企業,今年1月與五河工業園簽訂合作協議,協議投資1億元。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陳騰就成了企業的“知心人”。

企業落戶的第一步是辦工商營業執照,按照以往的辦法,是企業派人到服務中心現場辦理,而網格員“入駐”后,這些事兒根本不用企業操心,都由網格員代辦。不僅是工商注冊,就連向發改委申報項目的“大事”,也由網格員全程代辦。

“企業最重要的工作是抓經營、促生產,不能讓他們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費精力。”陳騰告訴記者,他所負責的網格內企業有12家,其中在建企業5家,已投產企業7家。已經投產的企業要定期走訪,收集需求信息,及時解決生產經營遇到各種困難。網格員能解決的就全程代辦,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報告給工業園區,由領導協調相關部門解決。

服務無邊界 招商更安商

“合適你就來,願你的加入給我們帶來新的活力!”五河縣工業園區自行車產業園內,擺在廠門口的一塊巨大廣告牌顯示出企業的用工需求。

“現在這個牌子用不著了,所需的工人園區都幫我們招來了”。五河縣鑫福庭門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家興是五河人,早年跟著姐夫在杭州蕭山創業。隨著企業不斷壯大,沿海地區越來越高的生產要素成本讓企業難以招架。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劉家興選擇將工廠落在了“家門口”。“這裡政策優惠,要素成本低,提供的服務又好,把企業落在這裡算是走對了”。

劉家興說,現在使用的廠房是園區早已建設好的,企業隻需“拎包入住”,去年12月簽約,今年1月份正式投產,如果建新廠不僅佔用大量資金,少說還要耽誤一兩年時間。

“廠房租金優惠政策令人心動,稅收如果達到每畝200萬元,租金就能全免,政府想方設法讓企業輕裝上陣,我們則全力抓生產,剛剛研發的新產品房車儲物櫃已經投放海外市場,今年目標是產值5000萬元。”劉家興說。

企業剛落地,再加上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后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用工。“我們本以為企業招工是自己的事,一開始並沒有向園區求援,但網格員知道后,立即向園區匯報,沒成想,僅幾天工夫,就拉來了幾大車工人。”原來,園區與縣人社部門聯合,早已將企業的用工信息散發到全縣每一個鄉鎮,鄉鎮政府領導親自出面幫企業招工。

“政府專門派大客車遠赴千裡之外的雲南幫企業拉工人,這是多麼大的支持和關心!”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華芳五河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國平依然感嘆萬千。

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副主任彭倩倩告訴記者,網格化管理是五河縣招商和發展中心創新幫辦服務運行的一種探索。目的在於建立精簡高效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打造業務精干、充滿活力的幫辦服務隊伍,全力幫助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及時掌握投產企業生產經營動態和訴求,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形成“條塊融合、 職責明晰、聯動負責”的工作格局,為來五河投資的企業創造優質的營商環境。

園區企業只是網格化服務的一部分,網格化服務還包括園區外的所有招商引資企業。彭倩倩說,為了實行精准服務,創新實施“首席服務官+網格員”全覆蓋。將全縣所有企業和項目分為六個大網格,每一個大網格由一名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班子成員擔任首席服務官,一名幫辦網格員聯系若干企業。

探索改革路 促進大發展

“幫辦服務網格化是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其目的是進一步釋放經濟開發區發展活力,夯實全縣工業經濟發展基礎,切實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主任鄭修林介紹說,近年來,五河縣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工業經濟邁入了加快發展的快車道,工業園區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的主戰場。

2019年以來,園區入駐企業173家,截至今年3月底,規上工業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6家。今年一季度,在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利情況下,2020年至今共入駐了7家企業,協議總投資12.7億元,擬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12.93億元,重點在談項目18個,總投資55.9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最重要的是服務,如何提高服務質量,讓企業真正“賓至如歸”,需要有完善的體系保障。

新組建的五河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按“因事設崗,以崗選人”的原則,下設招商部、幫辦部、黨群工作部等三個部門,實行五級崗位制,中層骨干競聘上崗,充分調動了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推進用人機制改革,改變開發區選人用人渠道單一的窘境,通過挂職、公開選拔、面向社會招聘等方式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到開發區工作,簽訂目標績效考核書,採取競聘上崗,雙向選擇,定期考核,末位淘汰機制的選人用人導向。在編在崗人員實行檔案封存,原職級與新崗位職聘分離,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分離,保留還原通道,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安置分流﹔推進考評機制改革,按照“突出發展、鼓勵進位、注重貢獻、綜合評價”的原則,縣委縣政府對縣招商和園區發展中心科學設置稅收收入、規上企業增加值、規上企業增加數、新開工項目數等為關鍵指標的考核體系,考核結果納入縣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開發區對內實行以工作績效為中心的“實績量化考核+綜合評價考核”績效考評機制,包括崗位職責履行情況、適崗情況、目標完成情況等,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結果作為兌現績效、人員職務調整和崗位變動以及續聘、解聘的主要依據。

一系改列改革舉措充分調動了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網格員積極主動地將“幫辦服務”變成了“包辦服務”,同時不斷延伸服務領域,由為企業“跑腿”幫辦審批備案項目,到為企業管理人員租房子、就醫、孩子上學等方方面面,推動了園區企業發展。(趙越 李茂峰 徐懷明) 

(責編:歐愷、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