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稻蝦田裡說豐年

2020年05月10日16:4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全椒縣赤鎮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無人機拍攝)。沈果 攝

人民網滁州5月10日電(高飛躍)“前段時間,從湖北回來的安徽戰疫英雄們吃的小龍蝦,就是從我們這稻蝦共作示范田裡捕捉的。”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安徽全椒縣百子銀花家庭農場負責人張銀花正忙著分揀小龍蝦。

“7錢以上的能賣到20元1斤,小點的賣15元左右1斤。眼下正是小龍蝦上市的旺季,我天天忙得團團轉。”據張銀花介紹,今年小龍蝦雖然價格較往年偏低,但銷量十分可觀。

張銀花和愛人早年在北京打拼,2013年,早有回鄉創業意願的夫妻倆回到全椒,在十字鎮百子村承包了580畝土地,嘗試開展稻蝦綜合種養。經過幾年的發展,養殖面積逐漸擴大。去年,張銀花家的稻蝦共作種養面積達1600余畝,產值近千萬元。

近年來,全椒縣大力推廣實施稻蝦共作模式,像張銀花這樣的稻蝦共作大戶在全椒逐個涌現。目前,全椒縣稻蝦共作種養面積近30萬畝,帶動557戶貧困戶增收致富。2019年,該縣小龍蝦養殖產量達2.16萬噸、綜合產值達10億元。

“稻蝦共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龍蝦生長的時空差異,在一片水田中進行綠色循環作業,龍蝦為稻田‘除草、鬆土、增肥’,稻田為龍蝦‘供餌、遮陰、避害’。”據全椒縣主要負責人介紹,實施“稻蝦連作”,畝均可產水稻500公斤、龍蝦150公斤以上,綜合效益可達傳統水稻種植的5倍以上。

全椒縣二郎口鎮寶塔村農民在搬運初加工的小龍蝦產品。沈果 攝.

稻蝦共作給全椒人帶來的不僅是可觀的經濟回報,還有“綠色發展”的先進理念。

“蝦稻共生,稻田隻使用低毒、低殘留的高效農藥,甚至不使用農藥。”據全椒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梁端軍介紹,與單純種植水稻相比,稻蝦共作單位面積化肥使用量減少50%、農藥使用量減少70%以上,實現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協調綠色發展。

“圍繞稻蝦共作,全椒縣還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如今,投資5億元的稻蝦共作產業園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在蝦稻精加工、小龍蝦深加工等方面進一步發力。”梁端軍說。

(責編:蘇恆、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