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旅游優勢,助力脫貧攻堅,涇縣總投資約190萬元350多米浮雕牆制作於4月30日全面完工。浮雕牆設計因地制宜,在原有牆面基礎上以浮雕形式寫實手法,從修路歷程、涇縣風景、涇縣民俗、涇縣非遺四個方面展現和刻畫。建成之后宏大的浮雕牆面將成為川藏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條“最具人氣之路”將讓每一位游客更能深刻的感受到涇縣之魅力。
因地之宜,展現修路歷程
桃嶺三百裡涇川層巒疊嶂,山道蜿蜒。山民們一根扁擔閃閃悠悠,支著一根鐵頭杵翻山越嶺。由王樂平書記發動組織的一次轟轟烈烈的修路歷程從1972開始,歷時多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將一條當時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宏偉工程展現給世人。道路通車的那天,汽車翻過大大小小的山谷,似乎震醒了沉睡了幾千年的山野。修路歷程的艱辛、坎坷和人們團結一心、吃苦耐勞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個涇縣百姓和觀光的游客。
擦亮“風景獨好”,突出涇縣特色
涇縣風景秀麗,山川秀美,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風景和歷史遺跡,數不勝數。浮雕精選十二處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展示給游客,分別是,查濟古村、桃花潭、水墨汀溪、黃田景區、宣紙文化園、江南第一漂、赤灘古鎮、月亮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紀念館、水西雙塔。
體現“民俗風情”,世代傳承
涇縣千年的歷史滄桑和層巒疊嶂的山川阻隔,留下許多民俗風情。如走南闖北戲曲班、涇縣大鼓書、驚險婚嫁、涇縣土地會等多種民俗、民風。一些民俗習慣,傳承至今,形成一股股豐富的地方文化特色,給涇縣和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非遺”打造,彰顯涇縣文化特色
浮雕精選八個最具影響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人類非遺、國家級非遺、省級非遺依次刻畫,它們分別是,宣紙制作、宣筆制作、涇縣油布傘、琴魚干、涌溪火青、宣紙帘、后山剪刀、榔橋木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涇縣將繼續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穩妥抓好交通脫貧攻堅和“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力求通過交通項目建設,高質量高標准打贏脫貧攻堅戰。(劉娟)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