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蚌埠

蚌埠:政产学研“链”接 创新路上并肩走

2022年07月05日10:51 | 来源:蚌埠新闻网
小字号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早已成为共识。如何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鼓励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大胆向前,则是摆在各方面前的现实问题。

  激发科研热情,蚌埠市在推动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探索政产学研合作“二八”模式,以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机制、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支持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将政府、企业、院所“链接”在一起,淮畔奔腾涌动的创新热潮汇聚成澎湃强劲的“第一动力”。

  众所周知,蚌埠是全省第二、皖北第一大科教资源城市,拥有12所驻蚌高校、7家中央驻蚌科研单位,包括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在内的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手握国家创新型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等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蚌埠市不断扩大“朋友圈”,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内容进行合作,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提升蚌埠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有了高校科研力量做后盾,蚌埠市每年安排科研经费为院所攻克产业技术难题提供保障,并制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三原则”,即技术需求企业提,研发方案企业选,转化收益企业享。扶持力度上则采取“二八”原则,也就是研发阶段政府出80%,由政府承担主要的项目研发风险;企业负责研发投入的20%。“科研是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有政府兜底,我们就敢放手一搏了。”采访中,一位不久前刚跻身高企的企业负责人感慨,“二八”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政企并肩而行,创新路上也不再孤单。

  创新,不能光靠热情,更要靠完善的体制机制。在蚌埠市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中,在签订任务书之初就全面弱化专利、论文等非产业化指标,而是突出样机、生产线、工艺路线等可产业化内容,并约定项目研发完成后企业须及时进行产业化投入,且金额不低于政府研发投入的4倍,以此确保研发成果快速转化、进入市场,体现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任务体系。

  如今,在与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中,逐渐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台共建、需求共征、项目共施”校地合作新模式。首批实施的“抗熔滴聚乳酸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一批高水平联合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聚乳酸熔点低、燃烧熔滴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得以突破,应用领域由此大为拓展。更重要的是,“二八”模式更有力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去年一年,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额超过65亿元;今年1—5月,登记科技成果450项。延长创新链条,发挥各自所长,事实上已经有企业走在前面: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按照“公司+联盟”形式,成立法人实体负责运营和管理,主要股东“集齐”了行业骨干单位,80家企业、高校院所则汇聚了国内知名创新主体和生产企业,形成了玻璃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和创新链覆盖。由此一来,玻璃新材料行业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缺失、支撑保障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不强的问题迎刃而解,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随之到来。

  放眼全市,上一年度蚌埠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52.4亿元,位居全省第五,皖北第一;研发投入强度达2.52%,较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研发投入强度0.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12个百分点。“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项目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蚌埠创新馆正在加快建设之中。创新馆整合全市大院大所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科技资源,统一服务模式、支持方式及绩效评价。”采访中,市科技局局长乌兰其其格告诉记者,创新馆功能强大,可以看作是为全市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的中心,也是推进政产学研对接的重要桥梁。

  有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姻”,蚌埠市也在积极寻求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以加大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与此同时,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先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加之驻蚌单位合作专项资金、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蚌埠的创新步伐更加迅捷稳健。(靳瑾)

(责编:黄艳、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