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浪漫,藏在卖花渔村的万亩梅林里!
每到初春,安徽歙县的一处山谷,藏着中国最缤纷的春意。形如鱼的沟谷里开满红粉梅花,如云霞、如梦境、如绚烂的烟火。漫步在这万亩梅林中,粉红花海的旖旎缱绻,好似爱人一路呢喃。钻进落英缤纷的卖花渔村,和春天来个约会吧。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的卖花渔村,地处山清水秀的新安江上游,掩映在一片崇山峻岭中。“青砖小瓦码头墙”的徽派建筑好似从山间流淌而下,在漫山遍野的红梅林中生根发芽。山坡上高大的梅树已惊艳绽放,灿若云霞,到处是梅花幽幽之清香。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本名洪岭村,因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被称为歙县第一村。从空中俯瞰,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村中家家户户以养卖盆景为生,所以村子后改名为卖花渔村。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驾车穿过层层“红霞”爬到山顶,就见一个牌坊跨在路上,上书“卖花渔村”四个大字。二月中下旬,正是这里最美的时节。沿着鱼脊骨般的山路前行,竞相开放的梅花绵延百里。梅树枝条婀娜,花朵红的似火,粉的像霞,如同沐浴着春风的少女般光彩照人。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游客们不约而同钻进梅林,兴奋地掏出手机拍起照来,如同百鸟归林般四散开来,渐隐于梅花深处。小朋友们在树下嬉笑着跑闹,拾起一朵落花揣在小口袋里,再欢快地跑走。淡淡花香飘满山野清江,让人不禁陶醉在花海之中。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走在古朴幽静、芳香四溢的村中小道上,骨里红、二红、玉碟、绿鄂......种种没听过的、叫不出名字的梅花品种,都在眼前争相绽放,颇有几分“无意争春春意闹”的味道。溪水穿村而过,溪上有亭,名曰积善。站在积善亭里眺望群山逶迤,耳边簌簌的水流声奔腾直下,片片落英在水漩涡里打着卷儿,好似世外桃源般逍遥。
卖花渔村古道上落英缤纷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积善亭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对于村中的先祖来说,此地确是他们精选的世外桃源。相传唐朝末年,为躲避战乱,宫廷花匠洪诚、洪诗兄弟迁居于此,聚族而居,以姓定名曰洪川。群峰参天的地理位置为盆景植物的生长及树桩的培育提供了优越的场所,那时的村人就开始种植梅花,唐朝宫廷的盆景栽培技艺也在这崇山峻岭中生根。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洪氏宗祠
卖花渔村住户大多培育盆栽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是一种把园艺、文学、绘画等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是自然山水景观的缩影。千年以来,村民世代以培植盆景为生,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如今的徽派盆景。
徽派盆景风格多样,有斜干式、悬崖式、游龙式等,布局精巧,以小见大。越往村里走,路边的山坡上满是做盆景的苗木,有的正在塑型,有的连盆埋在地下。层层叠叠的盆景充斥房前屋后,排列整齐,错落有致。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徽派盆景风格多样
游走于村中小道之间,一栋栋徽派建築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都有个院子,可以看出主人精心打理过的痕迹。刚淋过水的矮松盆景,白色遒劲的枝干弯曲成海上的航船,青翠的松针紧凑成高扬的风帆,水珠涓滴在簇簇松针尖上,圆润的晶莹倒映着小院蓬勃的一角,好似要将这一刻的春日清新偷偷珍藏。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徽派盆景
这个时节,梅花盆景开得颇多。或是粗壮枝干一枝独秀,只留树顶朵朵白梅,像是天上飞落的雪绒花铺满树顶;或是细密枝桠四散开来,粉色梅花织成细腻的屏风,靠近轻嗅暗暗幽香;金黄腊梅枝条修长低垂,似灿烂的烟花凌空绽放,美不胜收。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梅花盆景
卖花渔村最能代表徽派盆景艺术特色的是徽梅,又名龙桩:梅树枝干从基部到顶部蟠曲呈“S”形数弯,似游龙破土而出,蜿蜒直上,显得粗犷又神秘。枝头的花苞还未完全开放,零零星星挂在枝头,轻灵飘逸。状如游龙的梅花盆景制作不易,要养15年以上才好看。尽管村里有3位徽派盆景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1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对于这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品,除了不断地打磨雕琢,还要等待时光的参与:让人为痕迹淡去,让自然赋予遒劲。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徽梅盆景
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
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往后山上逛逛,那里树龄高的盆景苗子更多。皖南山多地少,自古就有“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在土地如此金贵的地方,村民们有一方空地就种一株苗木。同时,“爷爷种树孙儿卖”“挖一棵种两棵”的传统也在这里代代流传,这种等待生长、接续守护的慢时光,是卖花渔村万亩梅林外的另一种浪漫吧。(黄紫燕/文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