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皖西南 “振兴”再出发

2021年06月24日10:09  来源:安徽日报
 

20210622000481a.jpgB001.jpg

 

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的高标准茶园。通讯员 程小龙 摄

 

  连台好戏进万家

  见习记者 陈成

  “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近日,在潜山市塔畈乡彭河村的乡村大舞台上,来自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的2名演员正在对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路遇》。村民们不时拍掌叫好。 “没想到家门口也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戏曲表演,太棒了! ”当地村民江大姐感叹道。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安庆市政府近年来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送戏到基层,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送戏进万村”“戏曲名家走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2000多场。

  “演出前,我们会听取村民意见,适时调整节目单,不少节目都是村民们自己选定的。 ”国家一级演员、京话艺术剧院院长潘丽萍介绍,从2016年起,京话艺术剧院就开始承接政府 “送戏进万村”“戏曲名家走基层”等项目,每年要到100多个村子演出。

  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农村公路通乡达野、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五年送戏下乡之路,潘丽萍也感受到了乡村风貌的巨变。 “最初那几年,到村里演出,要提前好几天过去搭建舞台。现在很多村子兴建了大舞台,我们只需带服装道具过去就行,省时省力! ”潘丽萍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安庆市着力解决文化设施建设历史欠账问题,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9万平方米增加到37万平方米;建成了147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6.8%。

  与此同时,安庆市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搭建全国性展演平台,让黄梅戏 “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2013年起,安庆市持续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塑造了“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文化旅游品牌;去年,该市组织39名黄梅戏专业演员,开展了43期黄梅戏教唱网上直播活动,浏览量达到12万人次。此外,该市还上线了国风连载漫画《女驸马》,黄梅戏“破圈”进入“二次元”世界。

  “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戏曲传播力度,让黄梅戏走进千家万户。 ”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范晓琳、李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