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风景在路上 更好生活在前方(沿着高速看中国)

2021年05月03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西藏工布江达县巴松措——

  碧水雪峰迎客来

  本报记者 申 琳 徐驭尧 琼达卓嘎

  4月的巴松措,白云绕青山,绿水映游人。景区外,连接起西藏拉萨与林芝的拉林高等级公路蜿蜒穿越山岭、森林,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因为沿线风光壮美,自然景观类别丰富,拉林高等级公路已成为西藏旅游的热门线路。

  杜越的饭店就开在公路沿线的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上。这里是进出巴松措的必经之地,一到吃饭的时间,店铺门口常常车水马龙。

  旅游旺季,杜越一天要招待七八十桌客人。“2/3的客人是自驾游,这在拉林高等级公路通车之前难以想象。”杜越说。作为西藏第一个自然景观类的5A景区,巴松措曾经静处深山,来游览的游客不算太多。“以前由拉萨到这里往往需要七八个小时,游客多数是跟团游,而且大多行程比较匆忙。”杜越回忆。

  随着拉林高等级公路的开通,特别是2019年米拉山隧道通车后,拉萨到工布江达县的路程缩短到3个多小时,巴松措也迎来了更多的游客。“这几年巴松措的游客量每年都有显著增长。”工布江达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仁青卓玛说。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工布江达县接待区内游客比例逐年增加。当地景区顺势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调整,增加了水上娱乐项目。“水上帆船等都大获好评。”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忱说。

  “未来,西藏旅游经济将越发火热。作为拉林高等级公路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们将更好服务游客,通过旅游业带动更多县内群众致富。”仁青卓玛说。

  河北赞皇县千根村——

  莲藕园里生机旺

  本报记者 马 晨

  从太行山高速平赞段赞皇西收费站出口西行,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千根村,经营农业产业园的郝晓飞和工人们正在藕塘忙碌。

  “一亩塘能收3000斤藕,还有泥鳅、小龙虾,等到荷花盛开,游客特别多!”郝晓飞高兴地说。

  千根村地处赞皇县西部丘陵山区,距离县城仅有9公里路程。7年前,千根村还分布着众多煤场,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煤场打工。2014年,赞皇县取缔关停了全县露天煤炭堆场。郝晓飞琢磨起转型:“村里引进了种植莲藕的项目,我抓住机遇,在原先的煤场上办起了农业产业园。”

  2020年7月,平赞高速修通。作为太行山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赞高速赞皇段纵贯赞皇县中西部,不仅大大缩短了从赞皇县到石家庄市区的时间,还促进了沿途产业发展。到郝晓飞的农业产业园游玩的客人也大大增加,旅游旺季时一天就有2000多人。

  赞皇县趁热打铁,把路网建设作为连接生态区、整合生态资源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790公里,构建了一张连接40多个景点的旅游路网,全域旅游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燕赵大地生机勃勃。这条穿越太行山区的国家高速公路,将源源不断的活力引进大山,成了名副其实的“扶贫路、致富路、旅游路、发展路”。

  内蒙古土城子乡平顶山村——

  漫山杏林结硕果

  本报记者 翟钦奇

  4月,驱车行驶在大广高速内蒙古通辽段,远处山坡一片洁白,仿佛被雪覆盖。

  可那并不是雪,而是漫山盛开的杏花。此地,是奈曼旗土城子乡平顶山村的万亩杏林。

  20年前,这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地处燕山余脉,紧邻科尔沁沙地,常年干旱少雨,一眼望去,千沟万壑。2002年,几经考察,平顶山村原党支部书记杜福明在自家荒山上栽了10多亩杏树,并结合退耕还林项目发动全村栽了200多亩杏树。2006年,全村杏树栽植面积达到了2500亩。

  春季补植,夏季采果,秋季剪枝,冬季管护。山在一点点变绿,植被在一点点恢复,村民的钱袋子一点点变鼓。

  2017年,当地遭遇了一场大旱。在种植杏树之前,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时,基本颗粒无收。但那一年,全村人都在忙着收获扁杏。一名村民回忆起那个收获季,仍然激动不已:“扁杏就是咱们村的‘铁杆庄稼’!”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平顶山村的杏花香飘出了山沟沟。到2020年,平顶山村2/3以上的农户都栽植了扁杏。如今,这里已有杏林近万亩。每年4月,杏花盛放,甚是喜人。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房子翻新了,道路通畅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土城子乡还将山区地貌、古城遗迹、杏林花海打造成景点,以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20年,平顶山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眼下,当地正规划发展扁杏加工产业,并鼓励以杏林为基础发展林下经济。万亩杏林间,农民们的致富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责编:黄艳、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