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好事”不断。
4月2日,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签约,共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此举对量子计算芯片集成化发展、填补国内制造空白、加快应用落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4月7日,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这一天距离蔚来第一辆量产车ES8下线,仅仅过去了35个月,创下细分市场最快纪录……
4月7日,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人民网 李希蒙摄
“好事”接二连三,绝非偶然。究其缘由,与合肥近年来以股权投资为突破口,吸引战新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并取得积极成效密不可分。前述的晶合集成、蔚来汽车,以及更早期的京东方,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些企业落户合肥的故事,是很多市民津津乐道的。不过,大家或许不知道,它们之所以能够扎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家国资平台——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建投”)。
“合肥战新产业发展的‘急先锋’。”这是业内同行给合肥建投打上的“标签”。
“合肥建投原先只是一个城投类企业,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工作。”据合肥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卓介绍,2009年以来,按照合肥市大力发展战新产业的总体布局,合肥建投勇挑重担,主导、参与了京东方显示系列,晶合晶圆、康宁玻璃、维信诺AMOLED、蔚来汽车等项目在合肥的投资建设,截至2020年末,企业累计完成战新产业投资超1000亿元。
他告诉记者,这些项目的落地,帮助合肥“无中生有”地打造了国内配套最完善的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实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项目零的突破,擘画了当地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蓝图。
得益于此,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首批66个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名单上,合肥“独中三元”,位居全国前列。
“战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合肥近十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观察者如是说。数据亦能支撑这一观点。2020年,合肥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而在十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3000亿元。经测算,十年间,合肥的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投资这些项目,依据何在?真的是在‘赌’吗?”采访中记者问道。“当然不是,作为国资平台,我们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李宏卓说,“看似激进的投资,背后有一套科学的研判逻辑。”
在他看来,好的项目有三条硬标准:一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城市发展需要,同时合肥要有适合其成长的“土壤”;二是项目在技术上要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有话语权;三是创业或管理团队尤其是老板要“靠谱”。“满足这三条标准,其他都是次要的。”
这一点,从蔚来汽车的落地上可见一斑。
与蔚来接洽的2020年初,正是这一造车新势力最困难的时候。合肥建投“四线并进”,从企业经营、产业政策、尽职调查、商业谈判等四个方面跟进项目。最终,尽管企业面上数据“不怎么好看”,但基于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期望、蔚来潜在发展实力的信赖,以及引进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迫切需求,合肥还是凭借担当和眼光“出了手”。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合肥在我们经受‘极限压力时’,伸出援手,让我们康复起来,越来越好。这足以证明了合肥的远见和担当。”
后面的故事,人尽皆知。总部落户合肥后的2020年,蔚来共交付43728台新车,同比增长112.6%。蔚来的投资,也一举成为2020年投资领域的经典案例。
当然,合肥看中的很多战新重大项目,在别人眼中也是“香饽饽”。怎样才能让项目对合肥“高看一眼”呢?
对此,李宏卓直言,除了实力使然,专业度同样重要。
业内有这样一个段子: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合肥建投是“既爱又怕”,爱的是合肥建投的人很专业,谈判时直截了当,“没有一句废话”;怕的是他们太专业,对于项目,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目软肋。”
此外,还有诚信。记者了解到,在商业谈判中,合肥建投往往跟项目方谈得很细,投管退,甚至是约束性条款事无巨细。不过,一旦敲定,就一定严格执行。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合肥建投与各类合作伙伴都始终保持着良好合作。
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的运作一波三折。“项目于2015年建设,2017年投产,但紧接着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低谷期。合肥建投与晶合集成其他股东精诚合作,共克时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保障了其平稳健康发展。”李宏卓说,目前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提前实现盈利,营收规模跃居本土晶圆代工企业第4位。
维信诺产品展示。合肥建投供图
维信诺项目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经常换位思考。”李宏卓分享道:按照双方约定,如果维信诺G6全柔AMOLED生产线能在2020年8月点亮,合肥市将给予一笔奖补。现实中,受疫情影响,这一时间往后推了4个月。不过,合肥市仍然在8月就兑现了奖补。“毕竟推后是疫情造成的,不是企业自身原因”。
一个个战新重大项目的落地成长,不仅为合肥战新产业的发展筑牢了基石,也让合肥建投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999.90亿元,净资产2026.58亿元,成为全国城投类企业成功转型的范例。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战新产业在引领合肥高质量发展中,势必发挥更大作用。
前不久召开的合肥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合肥计划打造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0户,建成千亿级科技大市场,建成5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
新征程的目标已然敲定,合肥建投将有怎样的新作为?值得期待。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