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马鞍山11月17日电(周坤) 取样、分装、记录、检测、化验……在安徽省马鞍山经开区和慈湖高新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提着高科技设备,穿梭于各企业之间,对企业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进行全面排查。
他们是来自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国环环境研究所的环保专家,在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污染防治技术支持上,具有雄厚技术力量和丰富技术经验。他们有个新颖的名字:环保管家。
“环保管家”正在对企业环保设施进行“体检”。图片由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在过去,大多数企业由于专业化水平有限,环境污染整治就像一块“烫手山芋”。
“我们也想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一份力,但有时却力不从心。”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企业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污染物种类较多,对于污染防治技术如饥似渴。
为此,2019年马鞍山市在安徽省率先以市政府层面专项推动“环保管家”模式,并首先在马鞍山经开区、慈湖高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进行试点,助力园区实现绿色发展。
“‘环保管家’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形成良性高效的运作机制,进一步破解产业园区环境管理难题,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王华罡说。
“环保管家”在一处排污口前进行检测。图片由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企业是否有环评报告?废气收集处理设施运转情况如何?危废仓库建设是否合格……一年多来,马鞍山市对工业园区39家重点排污企业每月开展一次重点调查,对148家重要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重点调查。
“环保管家”们通过对企业逐一开展“环保体检”,形成调研报告,指出企业现存问题,并给出具体整改方案,打通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遇到环保疑难杂症时“有医可寻、有药可医”。
王华罡称,目前“环保管家”试点基本达到了“全覆盖、点对点、信息化、管得住、做示范”的效果。“环保管家”通过其独有的专业优势、团队优势和科技优势,不断助力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打造服务型治污模式,还碧水蓝天,助力美丽园区建设。
开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 眼下,安徽自贸试验区在第三届进博会上的签约项目正进入落地建设阶段。 “在我省举办的推介会上,我们集中签约了10个项目,投资总额66亿元,目前有四成项目已经落地,部分项目已经先行租赁了厂房,设备开始进场,同时也启动正式厂房的设计。…【详细】
20个国家级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超500亿元 开展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是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的重要创新。来自安徽省财政厅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安徽省开展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整合资金504.2亿元,为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摘…【详细】
安徽省2020年度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八 11月14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安徽省2020年度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8,比2019年上升2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该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权威发布的年度…【详细】